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皮雕工艺首次走进大学课堂 起源于周朝(图)

2014年08月06日16:02    来源:郑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皮雕工艺首次走进大学课堂 起源于周朝(图)

  9月开学季,“皮雕”将作为一门课程,首次走进大学课堂。这也意味着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为国内首家设置皮雕课程的高校。什么是皮雕、皮雕工艺在我国有着怎样的历史、郑州的皮雕艺术发展现状如何?本报记者连日来进行了采访。

  历史源远流长

  根据文献记载,远在周朝时我国就设有专门机构从事皮革技术上的研究,并将研究资料系统地载入文献,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拥有皮革工艺文字资料的国家。

  “原始人类进行狩猎活动,除了从动物身体获取肉食外,还将带毛的兽皮晒干,用来遮蔽身体,后来逐渐扩大用途,乃至懂得装饰艺术之美。”毕业于清华美院的周伟从事皮雕工艺研究多年,他告诉记者,最初皮革只是硬邦邦地起到“屏风”的作用,后来人们才学会对皮革进行加工,雕刻花纹图案,蜡染做出鲜艳色彩,或者镶嵌宝石、玉器等,使其在精致的艺术范畴中脱颖而出。

  《元史卷七十八志第二十八》就有这样的记载:“武弁,制以皮,加漆。甲骑冠,制以皮,加黑漆,雌黄为缘……”而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对西安南郊西汉重臣张安世家族墓地进行发掘清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陶俑和木俑,其中编号为K6、从葬坑出土的黑色有机质“构件”,目前经专家确认为陪葬陶俑身上的“皮铠甲”。

  “如今,LV、GUCCI等国际大牌皮具、手袋在国内大行其道,令不少时尚人士魂牵梦绕。很少有人知道,我国早在周朝就有了皮革制品以及专门的研究机构。”周伟说,只是由于战争等多种因素,皮雕工艺在我国从兴盛最终走向了衰落,直至进入21世纪,皮雕工艺才重新传入内陆。

  “探源”恢复技艺

  在郑州市三马艺术品公司负责人田荣看来,适用于皮雕技艺的物品无所不包:大到皮柜、皮箱,小到钥匙扣、杯垫,乃至服装配饰、家居用品,“有皮的地方就可以有皮雕”。

  田荣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更加强烈,皮雕工艺采用的每一块原料都有着独特的纹理,因而也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能够使用皮雕工艺的皮,一定要是头层小牛皮,而且还要经过特殊的植糅技术处理,这样的皮质越使用越具有光泽,甚至像玉一样,可以养‘皮’。”田荣告诉记者,作为郑州为数不多的进行皮雕艺术研究的艺术品公司,他们已经设计出了壁挂、皮包、钱包等多个系列的工艺品及日用品,“几千年前的皮雕工艺,已经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周伟看来,皮雕更是有着大好前景的文化产业。“一方面进行工艺品、日用品等产品的系列开发,另外从原材料的培育、制作、工艺的培训等方面来看,皮雕工艺完全可以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周伟表示,“我们可以借鉴西式的技法,恢复中式皮雕的内涵。研发文房四宝、文具用品、马鞍马具、装饰画、艺术创作等各个系列的作品。”

  在采访现场,记者巧遇从开封专程赶到三马艺术公司学习咨询的高翔。“我无意中看到一些关于皮雕作品的照片,觉得挺震撼的。”21岁的高翔告诉记者,自己是一名美术专业的大一在校生,很想利用暑期好好学习一门技艺,“我觉得皮雕很适合我的专业,将来就业前景也会很好。”

  走进高校课堂

  “学校开设的皮雕课程包括美术理论、基础绘画、设计等课程,使学生在毕业后既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也拥有专业知识水平。”中州大学特殊教育学院院长孟繁玲告诉记者,经过前期实践,聋生很喜欢这门既能体现自我价值、又能解决就业问题的皮雕工艺,“满足聋生心情愉悦、实现人生价值是我们增设皮雕课程的初衷。”孟繁玲表示,目前,皮雕行业对聋人就业的接纳、聋人学习皮雕工艺后的整体状态显示,让皮雕走进高校课堂,是一个可以实现“多赢”的举措。

  田荣也告诉记者,三马艺术品公司已与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等艺术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成为这些院校的皮雕艺术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我们希望可以做成国内最好的皮雕培训基地,使这门技艺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记者 左丽慧 文 李焱 图

(来源:郑州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