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票房几度经风雨
离挂牌仪式还有两个小时,今年90岁高龄的王士荣早早地就坐在了小剧场的第一排,他是憩余同乐社年纪最大的一位票友。看着剧场墙壁上挂着的12位票房主演的彩妆照片,王士荣不住感慨:“以前哪儿有这么好的扮相和照片啊,很简陋的。”
憩余同乐社创建于1910年,是新中国成立前东坝唯一的京剧票房。10岁那年,王士荣第一次跟着唱老生的二哥来票房玩耍。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候票友要想登台唱戏,很是不容易,“得等到有戏班子来东坝演出的时候,票友们借人家的服装,请人家给化装,用人家的场子,才真的能唱起戏来。”那年月,票房没什么财力,即使平时为乡里人跑个堂会,票友们也得跑到前门一带的煤市街,向“三义永”戏装店租服装。
1937年,憩余同乐社的创办人去世了,票房也就此解散,几十位票友只能在各自家里玩玩儿。直到1962年,东坝文化站成立了业余京剧队,30多位还健在的老票友才重新聚在一起。“有国家支持,我们心气儿可高了。”王士荣回忆,那时候大家聚在一起排的都是大戏,《凤还巢》《十五贯》《打渔杀家》,红火着呢。这番红火一直延续到“文革”不得不中断,又在上世纪80年代再度恢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