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剧的名字虽然还叫《甄嬛传》,但艺术总监田沁鑫、编剧杨浥堃和庄一却将悲悯之心投射到所有宫中女子的身上。编剧庄一解释说,戏剧必须加入现代的精神和注解,才能体现戏剧的活力,“话剧《甄嬛传》是一种写意式的重构,让角色披着古典的外衣,用比较轻盈、锋利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现代寓言。”
“哎!这个地方改了!”在剧场里不时可以听到观众比对着舞台剧回忆电视剧的剧情,有许多观众还是一家几口一起来看戏。从剧场略显喧闹的秩序也可以看出,其中许多人都不是剧场的常客,完全是冲着“甄嬛”两个字而来。田沁鑫是这部戏的艺术总监,从舞台呈现上也可以看出浓厚的田氏风格。许多不熟悉她的观众对于她的呈现方式显得不大适应,当角色用旁观者的语言说起自己的事儿时,总会引起轻轻的笑声。但也能够看出,他们并不排斥这种改编,反而会觉得新鲜有趣。
《甄嬛传》的舞台颇具特点,看似简单却有着丰富的语汇。舞美设计把宫殿的门作为主要舞台形象元素,用线条化处理抽象的门,简化了写实的感觉,纵向看,六层“门”的概念创造了“一入宫门深似海”的意境。横向看,门的平行移动又形成透视、错开的独立空间,给观众一种错层的感觉,从而突出演员的假定性空间。
为了出品这部话剧,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了一年多的策划和筹备。董事长张海君介绍说,近年来北演虽然在原创小剧场话剧、音乐秀、舞剧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并没有找到一个非常契合的发展思路。因此经过长时间的市场调研,北演将原创剧目定位于话剧市场,“《甄嬛传》是北演推出的第一部大型话剧,今后北演每年至少会推出一部大型话剧。”
(来源:北京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