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票价:去年下半年开始是往下走的趋势
北青报:记得上任之初,您表示为了院长这个新“角色”已经推掉了院外6部戏的邀约,而在人艺今年的演出计划中,您自己的新戏也只有和冯远征联合执导的《司马迁》,一年半部戏对于曾经在50岁时写下“万般与俺没关系,把戏排好便可以”的您来说,有没有遗憾呢?
任鸣:这半年来我确实有较大的调整,过去作为副院长我是以导戏为主,管理并进,但导戏多一些。可现在工作要求我加强管理,服务剧院、服务艺术家、服务观众,所以减少排戏是必然的,上任这半年又推了将近五六个戏。说心里话,人家请我排戏是抬举我,而且有些机会是很难得的,我从心底感谢。所以我坚持一个原则,如果人家请我帮忙提些意见,且前提是不给任何报酬,我都尽量答应,以此回报人家。
北青报:今年公布全年计划的媒体会就好像您一个人的单口相声,随口讲了很多幕后故事甚至是陈年旧事,仿佛每一部戏都在您的脑子里,作为一院之长,需要管得这么细吗?
任鸣:我从一上任就面临制定2015年的计划,就需要看很多剧本,一般一出戏如果决定排演,我会反复看很多遍。当然主导一出戏的还是导演,在充分尊重导演的基础上,包括剧本的修改、演员的确定,我都会帮他们去想,我也应该了解。
北青报:往年人艺发布年度计划时,都会同时公布前一年的场次和票房,但今年却破天荒地只公布了场次,回避了票房,之后您也强调,人艺今年不重票房重好戏,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任鸣:我们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人艺的票价是往下走的趋势。我们已经将最高票价从880元降到了680元,而且这个区间的票也是少量的。人艺的目标是出好戏,更要让观众看到好戏。当然好戏是什么,可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标准是不变的,就是人艺不应该只追求高票房。
拒谈笑场:不希望因个人言语不当给人艺造成损失
北青报:去年《雷雨》笑场事件时,杨立新盛怒之下曾放言,“这样的公益场不演也罢”,而这好像也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心声,不知剧院今年会因此而减少公益场的场次或提高公益场的门槛吗?
任鸣:公益场更多的是针对学生,毕竟年轻的朋友是戏剧的未来。目前没有减少公益场的计划,依然是每出戏都有,现在票房非常好的《万尼亚舅舅》也设了公益场,这是人艺必须做的。
北青报:好像没有从您口中听到任何关于笑场事件的只言片语?
任鸣:其实过去我也说得少,现在有些事情容易被吵得很厉害,原来我是导演,说得少是不想被人误解,现在则是特别不希望因个人言语的不当给人艺造成损失。我现在的心态是服务还来不及呢,上任时我给自己六个字:稳健、务实、奋进,我希望自己不要急于求成,做事不要急躁,更不要浮躁,真正做到像曹禺先生说的“骆驼坦步”。我现在无论做事还是表态,考虑的第一件事就是什么是人艺的最高利益,这与过去可能不太一样,一切以此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