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版《万尼亚舅舅》“形式感大于内容”引发争议【2】

2015年02月05日10:34  来源:文汇报
 
原标题:人艺版《万尼亚舅舅》“形式感大于内容”引发争议

  椅子与灯泡:形式强暴文学?

  诚然,无论改编还是恪守经典都需要勇气,而舞美上的创新,或许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此次舞美上的大胆,成了另一个争议点。

  这一次,舞美设计亦由李六乙操刀。他为这个19世纪的俄国庄园,设计了一个现代感十足的舞台:大大小小的白色高背椅布满舞台,两个灯源在演员表演过程中自由升降。为此李六乙解释道,椅子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桌二椅”,以此提醒观众是在看戏,“保持一定的距离,反而亲切感越强”;而“灯光是另一个眼睛,从另一个视角关注、照亮剧中人”。陶庆梅认为,“舞台上的处理诚然有过于概念化的部分,有些象征性的东西有一些过,但导演的舞台感觉是好的,呈现是好看的,而在医生与教授妻子叶莲娜互动时,椅子也很好地成了一种情感的外化。”

  但在剧评人北小京看来却是“道具见棱角,毫无生气”,这些为了与众不同的设计令“戏剧性和文学性彻底被牺牲掉了”。而“捷列金摔吉他”的桥段,形式上成了“全剧的高潮”,只是不少人认为这个片段看不出有多大意义。

  应为内容寻找最恰当的形式

  面对争议,李六乙这样表示“我想象的评论其实比现在更严重”。在他看来,评论中的很多人对契诃夫的认识比较粗浅,即使是戏的正面褒奖,也跟契诃夫的本质有很大距离。所幸,这种经典的回潮并非一时兴起,纪念或者是一个由头,然而更多地来自于个体内心的需求:一百多年前的故事如今对当代人仍有精神启示和情感共鸣。

  而这一版遭受的诸多议论,难免又让不少观众联想到去年人艺公益场的《雷雨》。

  这两部作品,一个通过激烈而密集的戏剧冲突来完成主题的传达;另一个则希望在平庸的生活中展现普通人的精神挣扎。一个因为僵硬和老套的表演让观众发笑,另一个因为多重“间离手法”的使用而让观众觉得“冷”“闷”。难免有创作者委屈:照本宣科,固守传统不好;如今重新解读,尝试创新也不好。到底怎样才能让大家满意?

  在这次《万尼亚舅舅》的讨论中,只有濮存昕的表演获得了剧评人和观众的一致肯定,而他对《雷雨》的反思,或许也道出了症结所在:“我突然觉得我们没有用曹禺情怀去解释《雷雨》,《雷雨》不应该是现在的样子,一定要再去探讨。”

  同样的,契诃夫作品中最重要的情感——悲悯和真诚,也鲜见于观众或者剧评人对这版《万尼亚舅舅》的评价之中。

  固然表达方式和舞台呈现因人而异,创作者或无意迎合观众,但为展现的内容寻找最恰当的形式,却是第一要义。当代舞台的高冷或许能成就某种个人追求,但比彰显个性更要紧的是,别忘了大师下笔的初衷,流失了文本的温暖。

(来源:文汇报)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为民族复兴创造良好人口环境(人民时评)
  2. 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公告
  3. 全国政协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
  4. 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