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再造
成都首次发行:将送往各大图书馆
善本最早是指那些版刻古籍中的校刊好、装帧好,时代久、流传少,具有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的书籍。现在,清乾隆六十年以前的古籍都称为善本,甚至无论有无残缺、错讹,因为这些古籍都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发行再造善本,在成都尚属首次,这是四川近年来古籍保护的重要成果之一。肖平说,古籍善本再造,除了考虑古籍的版本价值、观赏价值,还要考虑它是否适合现在的人阅读。
据肖平介绍,在此次再造的四种善本中,《食宪鸿秘》、《林中丞书信集》、《清代学者象传》为成都市图书馆馆藏,而另一部考虑再造的古籍《青在堂草虫花卉谱·翎毛花卉谱》,成都市图书馆的馆藏善本中也有,但是不全,这次善本再造得到了四川大学的支持,翻印的《青在堂草虫花卉谱·翎毛花卉谱》即为四川大学图书馆馆藏。
“我们计划在今年上半年,将《青在堂草虫花卉谱·翎毛花卉谱》送到省内县级以上所有图书馆,可以供市民前往查阅,让珍贵古籍惠及大众。”同时肖平还透露,今年下半年将启动第二期善本再造工作,目前正在通过各个机构的收藏、民间收藏、专家推荐等形式,找寻好的善本。
得知成都的孩子们很快就可以在各个区县图书馆看到、学习《青在堂草虫花卉谱·翎毛花卉谱》,西南民族大学教授、画家刘学伦表示:“现在的孩子学画画的条件太好了,我是改革开放后才知道芥子园画谱的,当时赶快买了一本全集,32开黑白版,厚厚的,拿在手里不时翻看。就是现在,我在创作的时候还经常翻一下,找一找感觉。对于学国画的人,芥子园画谱应该人手一册。”
·小知识·
《芥子园画谱》
清朝初年,名士李渔在金陵营建了一座别墅——芥子园,并开书铺印卖图书,他改造印刷技术,注重装帧设计,《芥子园画传》就是芥子园出版的最为著名的丛书之一,较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
齐白石年轻时奉为绘画教材的,正是一部《芥子园画谱》,齐白石晚年在他的回忆录中自述:“我二十岁跟着师傅出去做活,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五彩套印……有了这部画谱,好像是捡到了一件宝贝。”他向主顾借了来,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钉成了16本,翻来覆去地临摹,为以后的绘画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等著名画家,都曾受到《芥子园画谱》的熏陶和启迪。
(来源:成都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