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考古人员未见过尸蹩"粽子" 发掘古墓最害怕垮塌

宁乡罗家冲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现场,既不神秘,也不惊险刺激。长沙晚报记者 王志伟 摄
网络观察员 长沙晚报记者 肖文娟
号称单集投资超千万的网播剧《盗墓笔记》开播两周,那真是“点击量与吐槽齐飞”,微博话题的讨论数量已经达到500多万,相关微博阅读总数突破20亿。根据预告片,今晚剧中人物将开始真正进入古墓,又将掀起一波网友热议。这些深埋地下、隔绝千年的古代墓葬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真正的考古工作与影视文学作品的描述之间,差别到底有多大?一向八卦、好奇、爱较真的@新闻,特意请来了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科科长何佳,为大家揭开考古工作的神秘面纱。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