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人民日报:文艺名家话“文艺走进新时代”【3】

2015年10月15日07:51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文艺,走进新时代

  警惕文艺消费主义

  阿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数千年来中国文人的传统,也是文艺工作者采风的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然而,不知何时开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竟然成了一个问题。

  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举精神旗帜、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使命。”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三个标准,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值得大家牢记。

  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是文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但在市场经济浪潮下,一部分文艺产品被卷入商业化的洪流之中,我们对于消费主义可能给文艺造成的损害还不够警惕。市场的要求看似是人民的要求,不经仔细谨慎的判断,甚至会被误认为是时代的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艺创作领域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同时,也存在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对文艺市场化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提供文艺产品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审美方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呈现出逐渐下滑的态势。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志存高远,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增强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荣誉感,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文艺不只是文艺工作者的事,需要警醒的也不应该只是文艺产品生产者。文艺产品的消费者,读者也有一份责任。作者与读者是一个互动的关系,在相互需要的过程中,文艺作品的质量如何得到提升,需要大家共同思考。

(责编:王鹤瑾、许心怡)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