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首演获好评

2016年01月14日13:47  来源:光明网
 
原标题: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首演获好评

  作为蒙古族音乐文化典型代表的马头琴,在广袤无边的大草原上世代流传着凄美而动人的故事。12日晚,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在民族剧院首演,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师生运用曼妙的舞姿、磅礴的音乐、华丽的服饰、唯美的设计,将这一传说搬上艺术舞台,献给全国观众。这场舞剧表演,同时标志着以“传承文化艺术精髓培养民族舞蹈英才”为主题的“民族舞蹈教育教学研讨会”圆满闭幕。

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首演获好评

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剧照

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首演获好评

原创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剧照

  传承文化精髓

  白马为报答牧民苏和的救命之恩便追随左右,但在与觊觎自己已久的王爷的抗争中,为保护主人最终牺牲了自己;苏和按照白马的心愿,将它制成一把马头琴,日夜拉奏、形影不离……舞剧《永远的马头琴》,取材于蒙古族民间故事《马头琴的传说》,以琴弦为主线,以琴展爱、以琴诉哀、以琴做骨、以琴为心,重温了草原上的古老传说。

  当日的民族剧院座无虚席,全场观众的心弦牵绊于舞蹈演员的举手投足之间。在最后一个舞段“鸣弦音扬”,数十位拉着马头琴的乐手,通过升降舞台突然出现在近千名观众眼前,悠扬的琴声、澎湃的心情,在剧场上空萦绕。最高潮中戛然而止,满场观众意犹未尽。

  2013级舞蹈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严宇说,自己通过微信朋友圈小视频,不断向亲友和同学传达着舞剧的精彩实况,获得点赞一片。提及感受,她感慨,“民大舞蹈编导真是多才多艺”。

  国家一级编导张珂,尽管80余岁高龄,仍然专程观看了演出。新疆艺术学院副院长塔来提·吐尔地、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邓佑玲、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刘敏、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赵林平、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团长李玉珊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观看演出,并认为舞剧立意新颖、编导想法独到,音乐旋律与舞剧内容贴切,民族风格浓郁、时代气息强烈。中央民族大学校领导马文喜、石亚洲、殷会利、张艳丽也一同观看演出。

  “第一次听到马头琴的声音,我便被那深情而委婉的音色所吸引。”担任舞剧编剧和总导演的国家一级舞蹈编导、中央民族大学舞蹈学院编导教研室主任徐小平表示,草原上关于马头琴的传说,浪漫而富有诗意,带给她无限遐思和创作欲望。“一条条路径捻作心中琴弦,一步步脚印攒聚灵动音符”,她说,作品就是要传达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唯美。

  这部倾情打造的原创舞剧,于2015年进入文化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扶持发展工程扶持项目”。除由徐小平担任编剧和总导演之外,国家一级作曲、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徐平担任音乐总监和作曲,著名蒙古族作曲家那日森担任作曲,青年教师苏娅菲和马亮亮担任执行导演,业界知名人士担纲舞美、灯光、服装、造型和道具设计,真可谓“群英荟萃”。

推荐阅读

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坚定文化自信 展现中国底气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6年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的文艺创作走向空前繁荣。展望“十四五”,新时代的文艺必将继续全面开花,结出累累硕果,迎来更美好的春天。 【详细】

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如何打造脱贫攻坚题材文学精品? 人民网文娱部邀请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贵州省文联、作协主席欧阳黔森,河北省作协主席关仁山,为我们讲述“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的历程和收获,分享创作心得和感悟。 【详细】

精彩推荐

视频新闻

  1. 2020奔跑瞬间盘点,哪个触动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国人
  3. 旅客心脏不适 乘务员跪地40分钟守护

热点排行

  1. 圆梦小康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总书记…
  2.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如何学…
  3. 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一批干部任前公示
  4. 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5. 巩固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的好形势(人民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