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独家策划:2016侠客岛岛主们读过的那些书

2016年12月30日08:08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文艺星青年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每为文时,必先读一段《史记》里的文字,为的是借一口司马迁的气。

的确,好书不厌千回读,经典作品里总有原理体现。马恩作品里有一般社会原理、哲学原理;毛泽东作品里有中国社会的政治原理;黑格尔的作品里有美学原理。

2016年行将结束,各种推荐书单纷至沓来。传说中的侠客岛岛主们,今年都读过哪些好书?今天,文艺星青年特约请侠客岛的五位岛主,分享2016年他们读过的那些好书——

司徒格子

《何以中国》

作者: 许宏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年: 2014-3-1

推荐理由:

作为智慧生物,人降临在一个略显孤独的宇宙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坐标系近乎天性。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维度越多,人在宇宙中的漂浮就越会少些孤独,多些风筝线。

在衡量人的诸多维度里,“中国人”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维度。作为中国人何以自持,祖先来自何方,建筑为何四方周正,器物为何具有如此浓重的中国色彩,自有历史学以来,类似问题始终萦绕历史学家心头。当然没有谁能给出精确的答案,但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作为考古队长和历史研究者,许宏写的书有独特价值。就连书名敢用《何以中国》,也体现了相当的自信。毕竟,考古学家手里有一把靠谱的钥匙,能让围观者欣赏到历史的毛玻璃。

许宏生在一个正确的时代,考古学界开始以正确的眼光对待历史留在眼前的密码。简单说,以前的考古学家们将自己置于一个边缘角色,力图证明历史学家们的种种猜想;如今,他们将自己置于一个主导角色,根据实物留下的脉络,去推断历史曾这样走过。不消说,即使作为旁观者,我们也知道如今这条路更为真实、可靠。

这样导出的结论未必激动人心,因为现实本身,如你所知,大部分时候都是平淡的。但正是这平淡的真实,导向祖先们该有的容貌、思想与路径。

我羡慕这样的考古学家,一生的事业都匍匐在中原大地上,伴随伊河水冲刷洛阳大地。即便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留下灿烂文明,眼前也只有黄土一片。通过手里的小铲子,他们趴在地上,一寸一寸打开封印的土地,直到有光芒刺眼,看见祖先。

《金翼》

作者: 林耀华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者: 庄孔韶/ 方静文

出版年: 2015-5-15

推荐理由:

这是一本奇特的书,既是人类学著作,也是小说,还是中国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写的英文书。

在万圣邂逅它时,我在例行公事一般地翻检人类学书架。过去这些年,人类学始终是我阅读的重要部分,读其经典获得的快感,远远胜过社会学和其他很多学科。甚至,光是《天真的人类学家》我都买过了许多本,因为总送朋友看,自己手上没有存货。

这本书让我见识到,中国人类学起点曾如此之高。作为哈佛人类学博士,林耀华先生在这片土地数千年的传统受到冲击之时,以当时国人罕见的人类学视野,审视这个古老文明留下的习惯、思维方式和温情。

即使在这本书出版7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在林耀华先生这本书里找到共鸣。儒家背景之下的人情社会,其中的奋进,其中的无奈,其中的妥协,其中的温暖,其中的虚情假意,都在日子的流动中,在无所不在的冲突中,以幽灵的方式笼罩传统中国的家族,哪怕人在万里之遥,也无处可躲。这便是经典作品的魅力。

这本书与一些人类学经典类似,让我读完后产生了“非遗”之感。时间会湮灭很多东西,祸不单行的是,现代化的浪潮正在加速这一进程。这是一股傲慢的潮流,横扫人类文明大部分特色。我等对此或许无计可施,但总得想办法保留记忆,知晓人类曾有如此丰富的多样性。这本书尽管是小说,但其中大部分情节是真实存在过的,其中对中国社会的描写与刻画,是不受人名、地名是否真实影响的。这本书是一笔人类学家留下的财富。

有个好玩的插曲是,书的英文版序言作者腊斯克,没忍住猜测说,小说里的一切都来自林耀华先生的亲身经历。读完书后,我这个读者深深认可这种猜测。除非亲身经历,儒家文化笼罩下的家族暗流,以及其中微妙的情愫导致的深重变化,几乎不可能窥视全貌。

甚至,我大胆猜测,林耀华以小说形式写人类学著作本身,也应视作这种强大的文化笼罩之下的产物。如果以真实姓名,将自己和家人代入,他可能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这事本身,如果属实,也属于书的一部分。

以细密描写,构成事实上的宏大叙事,林耀华先生的语感是老的,专业上是有些生硬的,但这丝毫不能遮挡作品熠熠生辉。

(责编:汤诗瑶、陈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