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本网原创

专访刘震云:趣谈“吃瓜时代” 自谦写作初学者

2017年11月03日08:09 |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小字号

点击进入人民网文化频道“文艺星青年”工作室>>

【文艺星青年按】“我不是个幽默的人,我写的句子特别朴实,有什么说什么,没有虚张声势和装神弄鬼。可能事情本身幽默,更幽默的是事情背后的道理。”从《一地鸡毛》《手机》到《我不是潘金莲》,看过刘震云作品的读者一定会为其中的幽默色彩吸引,而他本人却这样评价自己的“刘式幽默”。

继2012年出版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后,刘震云的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暌违五年终于出版。今天,文艺星青年带您走近这位国内文坛的“幽默大师”,和您一起说写作、谈电影、聊生活……

谈新书:“吃瓜”是一个时代特征

刘震云在《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中写了四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用他的话说就是八竿子打不着,但这四个人都不是小说的主角,而真正的主角从始至终没有出场。刘震云用了19.7万字写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的连环爆炸,正文只有三千字,其中还有一章只有一句话。不管是从小说的内容还是结构上,对读者和刘震云本人都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这一次,刘震云用老辣之笔,剖析了“吃瓜”本质……

文艺星青年:《吃瓜时代的儿女们》题目颇有趣味,请问您为什么想到给书起这样的题目呢?您是如何看待“吃瓜时代”的呢?

刘震云:“吃瓜时代”是一个网络用语,将围观、凑热闹等联系在了一起。这个词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征。在过去发生一件“吃瓜”的事,有可能是一个村儿、一个县的人知道。而现在,有趣的事往往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乃至全世界,这是新时代产生的一个词。“吃瓜”的人往往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而且参与的程度特别深。

文艺星青年:您觉得这部小说和您之前的作品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刘震云:这个故事像大海一样,虽然看起来波澜不惊,但下面的涡流和潜流是我以前小说里面不重点呈现的,呈现的是藏在幽默背后的另一重幽默。

过去的小说主要写了些显见的东西。《一地鸡毛》里的主人公小林一天是怎么生活的;《1942》中300万灾民是怎么饿死的;《我不是潘金莲》中主人公怎么样一层层告状,又被阻止的。这部作品中的“吃瓜群众”并没有出场。读者其实是这本书的主角,这在过去的作品中是没有出现过的。

谈写作人生:我只是写作初学者

文艺星青年:您的作品一直在关注着“小人物”的故事,塑造这些人物的灵感从何而来?

刘震云:我就是一个“小人物”,而且我也不觉得这个世界谁是“大人物”。我在《一地鸡毛》里写过,小林是个普通的小市民,他并不觉得世界上显赫的人、首脑会议是重要的,他觉得家里豆腐馊掉了是重要的。

文艺星青年:您能分享一下,平常在创作时是怎样的状态吗?

刘震云:我的写作刚刚开始,只是初学者。这话不是虚伪,仅仅是对于写作,我刚刚琢磨出一些新的滋味。

文艺星青年:大多数读者对您作品的评价都是“幽默”,您认可这个评价吗?

刘震云:我不是个幽默的人,我写的句子特别朴实,有什么说什么,没有虚张声势和装神弄鬼。可能事情本身幽默,更幽默的是事情背后的道理。

文艺星青年:您认为写作的精髓在于什么?

刘震云:写作不用形容词就能把作品写出来,就好比一个女孩,不准化妆,素面出来,这才能看出真本事。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作家写作的真功夫要大于那些后现代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家。

(责编:汤诗瑶、吴亚雄)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云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云台》主演谈如何解锁历史人物
  • 王千源:别丢掉,对表演的热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