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丨除了高温,还要预防“情绪中暑”【4】

暑天诗文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赏析:天气太过炎热,诗人也热得受不了。但是,即使在如此高温酷暑的时刻,诗人仍想着要珍惜光阴,十分励志。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赏析:大暑这天,黄庭坚倒是很悠闲地在友人家听人吹笛,美妙的笛声就如同清风徐来,成了解暑“神器”。
《大热》
——(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鎔,人何怨炎热。
君看百谷秋,亦是暑中结。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赏析:此诗描写了盛夏的炎热,也衬托出农夫耕种的辛苦,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赏析:诗人认为,暑热时节,古树参天、宁静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消暑纳凉的好去处。
《暮热游荷花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赏析:诗人将盛夏的炎热与乘凉的快意写得意趣盎然,这首诗可以说是描写荷花池畔纳凉的绝妙之作。
《消暑诗》
——(唐)白居易
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赏析:炎炎夏日,如何消暑?白居易告诉我们,心静自然凉。他心平气和地坐于窗下,清风自然而来,凉爽也便由心而生。
大暑时节天气炎热,虽然空调让我们在室内过得很安逸,但外出时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暑、防晒。不仅如此,上面提到的“情绪中暑”也要尽量避免,毕竟心静自然凉嘛!
本文为人民网文娱部官方微信号“文艺星青年”(wenyixingqingnian)出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