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次的成功給了楊瀾很大的鼓勵,在這之后陽光文化基金把方向更明確地定位為針對邊緣青少年,特別是流動青少年展開藝術教育。在去年楊瀾發起的慈善晚宴上,歌手艾敬把一把吉他送給了15歲的農民工子弟武韜。武韜的家就住在海澱黃庄那邊的鐵軌邊上,每天火車都會從他窗口經過,自從接觸到了吉他他就喜歡上了,父親生日的時候他用吉他彈唱了一首生日快樂,把拉板車的父親感動得淚流滿面。有一次武韜參加一個打工孩子的藝術節,唱完歌下台以后又跑上來,對大家喊,“不要讓別人瞧不起我們”。說起這個孩子,楊瀾感觸很深,“在這些家庭裡,父母早起晚歸,不僅有經濟上的困難,對孩子疏於照顧,更談不上良好的情感溝通了。最近我聽說他去了一個餐廳當洗碗工,他希望有一天能成為一個廚師。”
誰都有權利享受藝術
以藝術為媒介關注邊緣青少年的人生和心靈成長,跟楊瀾也是母親的身份有關系,“在我兒子小時候,我跟很多虎媽一樣逼他彈鋼琴,有一天他威脅我說,‘我要把鋼琴砸了’,我說咱們做個交易吧,你把鋼琴四級考下來咱們就不彈了,后來我發現他特別喜歡繪畫。其實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潛能,作為成年人並沒有權力規定孩子去做什麼,或者把自己的愛好強加於他們,做父母最重要的是讓他們接觸到不同的藝術種類,能夠引發他們的興趣,釋放他們的天賦,所以我們出國旅行時首先就帶他去博物館和畫廊,他每次都很陶醉。”
![]() | ![]() |
(責任編輯:肖亭亭、許心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