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瀾說,陽光公益基金把音樂舞蹈這些藝術形式介紹給孩子,並不是給這些孩子當中極少數有藝術天賦和潛能的孩子提供機會,讓他們成為演奏家舞蹈家,而是把美作為他們人生的啟蒙,讓藝術成為他們一生的朋友。2009年陽光公益基金做了一個“百千萬計劃”,在三年時間裡培養了100多個孩子進入陽光藝術團,1000多個打工子弟參與了藝術實踐課程,10000個孩子到國家大劇院、首都劇場、木偶劇院等劇場觀摩高水平的藝術表演,增加孩子們和外界接觸的機會。“老實說這些孩子真正生活在都市的村庄裡,很多孩子都沒出過石景山、大興,甚至沒出過他生活的街區”,楊瀾感慨,“有一次歌路營的志願者帶著孩子進城參觀,走的中軸路,路過永定門,孩子們就高呼‘哇,天安門’,路過前門,孩子們又喊‘哇,天安門’,隻要見到一個古建筑,都認為是天安門。其實他們生活的環境是非常閉塞的,對於很多邊緣的孩子,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外界,也無從發現自己的興趣,天賦也許在萌芽中就枯萎了,我們想為他們打破這些無形的障礙和門檻,讓他們知道自己是有權利來享受藝術的,他們對人生的期待也大大的拓寬了,這種好處遠遠大於他學到了多少書本知識。”
在各種藝術班裡,口琴班和吉他班是最受歡迎的,因為孩子們可以把口琴揣在兜裡走,“這些孩子的流動性非常大,在藝術班裡裡差不多半年30%的孩子就不見了,他們在一個很動蕩的生長環境中要學會適應,我想這些孩子不論到了哪個城市哪個角落,他還能從口袋裡掏出口琴,吹一段他喜歡的曲子,也對對他們幼小心靈的某種慰藉。我覺得藝術不應該是有產階級的奢侈品,應該是普通孩子和有困境孩子一生的朋友”,楊瀾說。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