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譯(左)和小宋佳
小宋佳版“玉墨”少了風情多了傲骨
改編自嚴歌苓長篇小說《金陵十三釵》的史詩巨制《四十九日》於昨日啟動。該劇由嚴歌苓編劇、張黎執導,張嘉譯、小宋佳等主演。
在劇中出演“玉墨”的小宋佳,直言自己不會再現倪妮的風情萬種,“我覺得玉墨除了風情肯定還有傲骨,我們展現的是后者,何況我的身材也沒有她那麼好。”宋佳開玩笑說。
編劇嚴歌苓更看好電視劇版
張黎透露,《四十九日》是他籌備多年的一部作品,“拍這部劇有兩個意義,一是審視,二是警醒。”《四十九日》將直面慘痛歷史,講述的是1937年南京49日裡發生的人間罪惡,“這是一個有關浩劫的故事,一個記錄屠戮的故事。”
同為改編自嚴歌苓小說《金陵十三釵》的作品,談及《四十九日》和電影版的不同,編劇嚴歌苓表示,電視劇會增加“前史”和“后史”,人物故事也會有一些改編。“玉墨不會說英語,她沒有凋零,而是作為戰后幸存者參與了清算,而女學生書娟也比電影版更陰郁。總體上,劇版更接近原著。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能在電視劇裡更完整地展現,而且我看過張黎以前的作品,就是我想要呈現的感覺,所以就促成了這次的合作。”
“幾個男人為了身后的女人一個個去死”
張黎透露,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四十九日》也有所創新,“它不再是2個女性群體的命運互換,而是多個群體的逃生故事。另外還加入了亂世佳人的情感,以及熱血軍人形象等等,概括來說,這部劇就是幾個男人為了身后各自的女人一個個去死的故事。總體來說,這部劇的人物會很滿,給人一種扑面而來的感覺。”
張嘉譯宋佳演繹亂世戀情
電影《金陵十三釵》裡,貝爾飾演的冒牌神父和“謀女郎”倪妮飾演的玉墨令人印象深刻,他們的感情更令人唏噓。同樣,《四十九日》裡也有這樣一對亂世佳人,隻不過玉墨還是玉墨,神父則換成了法比。
劇中,張嘉譯飾演的法比是小說中的主要人物,長在揚州鄉下,后被老神父收養。他有很強的動手能力,也有許多諸如貪酒的小毛病。本求安穩生活,卻被突如其來的戰爭打亂了人生計劃。張嘉譯坦言:“這小子是個中西矛盾體,特殊的經歷和命運巨變讓他異常掙扎,所以在表演上很有挑戰性。”
相比之下,宋佳飾演的玉墨變化不大,仍是秦淮河上因才情與傲骨而知名的風塵女子。談及與電影版的對比,張嘉譯和宋佳都表示將按自己的風格去詮釋,不懼比較。宋佳說:“相同的角色,不同演員有不同的表演。我將用心去演玉墨,至於演得好不好,還是交給觀眾去評價。”(記者 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