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香江行”場場爆滿 戲院一改“白發”現象--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媒體聯播

京劇“香江行”場場爆滿 戲院一改“白發”現象

路艷霞

2013年01月25日08:35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2013北京舞台藝術香江行”近日在香港結束了首輪演出,北京京劇名家帶來的6場精彩演出令充滿歷史感的新光戲院場場爆滿,吸引香港觀眾近七千人,收入票房150萬元港幣。

  繼京劇演出之后,北京藝術院團將在香港陸續上演昆曲、雜技、現代舞、曲劇、木偶劇、交響樂等多種形式的演出。這更意味著,北京文化走出去正式開啟了“試水”之旅。

  老戲院一改“白發”現象

  1月21日晚,有著40年歷史的香港新光戲院光彩流溢,充滿活力,滿場歡笑,掌聲不斷,上千名香港觀眾分享了國粹藝術京劇的永恆魅力。這是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在新光戲院的最后一場演出,也是“2013北京舞台藝術香江行”首輪演出的最后一場。

  從1月16日開始,香港觀眾連續6天和京劇藝術家們“約會”。由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上演的《蝶海情僧》,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親自登台獻唱,正式開啟了北京舞台藝術的香江之旅。隨后,該團連續演出了5場,劇目包括《蝶海情僧》、《鳳還巢》、《紅鬃烈馬》、《畫龍點睛》、《佘賽花》。

  連續6天的演出讓香港戲迷過足了癮。85歲的陳幼霞老人每天隻身地鐵來,地鐵回,深夜回家的長路,讓老人家步子變得格外輕快。陳幼霞老人追星多年,她想親眼見証角兒們的最新實力,國寶級京劇大師梅葆玖、葉少蘭寶刀不老,老人家看得如痴如醉。而中年一代京劇名家李宏圖、胡文閣、朱強的扎實功底和精彩表現,讓老人聽得入迷。年輕一代京劇新秀竇曉璇的優美唱腔更讓老人看到了京劇藝術的傳承力量。

  北京京劇名家的到來,改變了新光戲院雄霸多年的“白發”現象,新光戲院大劇場主席李居明先生有了驚奇的發現,“我在觀眾席中仔細觀察過,黑頭發的年輕觀眾多了起來。”從九龍趕來的張先生就是黑發一族,全部6場演出,他看過3場,“每次都覺得時間過得好快,真想在戲院裡再多聽聽。”30歲的張女士也說道,過去覺得京劇是老人家的東西,是個很老化的劇種,但是這回徹底被舞台上的精美戲服和優美唱腔震住了。

  李居明坦言,過去新光戲院的傳統戲曲演出,其實有不少演出是贈票的。“但這次北京京劇名家的演出,我們堅持不派票,而是讓觀眾買票。特別是有梅大師和葉大師演出的場次,更是一票難求。這種盛況在香港很少見。”據介紹,此次6場演出共創造票房收入150萬元港幣,這也讓一個充滿歷史的老戲院看到,在香港這個中西文化交融的國際大都市,傳統戲曲一樣會有生命力,新光戲院未來的路充滿了希望。

  老中青三代集結京劇傳承力量

  “2013北京舞台藝術香江行”首輪演出中,梅葆玖、葉少蘭、李宏圖、朱強、郭瑋、竇曉璇等老中青三代京劇人的整體亮相,更讓香港觀眾領受了京劇藝術代代相傳的無限深意。

  79歲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和愛徒胡文閣一同登場,師徒二人演繹的《貴妃醉酒》選段,婉轉流暢、神韻十足,讓觀眾席一片感動。走下台來的梅先生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哈哈笑著說:“胡文閣原來是唱秦腔的,我看他心誠,不是為了炒作自己,我才教了他。”在老師的眼中,胡文閣熱愛京劇,扮相又好,觀眾又喜愛他,這讓梅先生變得更有信心了。“京劇不能沒有男旦,這個傳統不能斷。”

  “我特別感動,香港觀眾那麼喜歡梅蘭芳藝術,這次我們演的《宇宙鋒》、《鳳還巢》、《貴妃醉酒》,觀眾還那麼熟悉。”梅葆玖激動地表示,明年是他父親梅蘭芳先生誕辰120周年,為了弘揚梅派藝術,他將率梅蘭芳京劇團,到日本、美國、俄羅斯等地進行全球巡演,“梅蘭芳藝術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梅葆玖對此堅信不已。

  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常務團長李宏圖是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的弟子,此次在《蝶海情僧》中,他與老師一同演出劇中的主角真如,他演青年真如,老師演老年真如。李宏圖說,和老師一同演出,收獲了香港觀眾的熱烈掌聲,而每當這個時候也是他最幸福的時候。

  傳統京劇與全新經營完美組合

  “2013北京舞台藝術香江行”首輪演出得到觀眾認可,不能不說是傳統京劇和現代經營理念進行完美結合的一次成功嘗試。

  事實上,此次京劇名家得以造訪香江,首先緣於新創京劇《蝶海情僧》的上演,而該劇編劇正是李居明,“3年前,我寫了粵劇《諜海情僧》,在香港演出后,獲得很好的反響。”李居明說,在香港連演30場后,他更有了讓一個劇本變成三個劇種的大膽想法,即粵劇、京劇和越劇在各地進行輪番演出。

  李居明通過京劇《赤壁》錄像帶結識了李宏圖,他被李宏圖的藝術功力折服了,於是誠心將劇本送給李宏圖一閱。而李宏圖說:“我看過劇本后,被李居明的文採和他所寫的故事內涵所感染。我打算和李先生合作。”

  正是因為《諜海情僧》,李宏圖成為了北京京劇院項目負責制第一人。北京京劇院黨委書記劉勝利說:“李宏圖負責《諜海情僧》的所有事情,包括合同簽訂、找導演、找京劇編劇以及敲定唱腔設計人員人選,還負責排練等事務。”

  李居明的夢想成真了,一個劇本三個劇種的《蝶海情僧》在多地成功上演。尤其令李居明感動的是,京劇《蝶海情僧》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連演兩場,梅葆玖也連看兩場。“每場演出他都從頭看到尾,沒有睡覺。”李居明於是趁勢向梅葆玖發出了香港演出的邀請。

  北京京劇院香江行,正式達成意向,是去年5月的事了。李宏圖說:“從去年2月開始,李居明先生作為承租人為新光戲院每月注資200萬元港幣,讓這家老戲院留在了香港。”而在去年5月的揭幕儀式上,李居明正式邀請京劇院每年到新光來演出,一年三個檔期,分別是1月、6月和10月。

  為了迎接北京京劇名家的香港一行,為了把古老的京劇藝術帶到年輕人面前,李居明進行了巨大投入。“香港共有50個地鐵站,每個地鐵站我們都打了廣告,而且在戶外媒體和平面媒體,我們都投入了許多廣告。”李居明很得意,他善於將京劇名家的優勢與年輕人的欣賞口味嫁接在一起,進行重新包裝。

  而在劉勝利看來,此次香港行的意義更是多重的,他認為北京京劇院首次嘗試項目負責制,其實再一次說明市場化運作是演出院團發展的必由之路,“無論是轉企的院團,還是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院團,經營都是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橋梁和紐帶。”

  文創國際集團整體運作

  京劇名家在香港的6場演出,其實剛剛走出了“2013北京舞台藝術香江行”第一步,接下來北京舞台藝術的精華之作還將在香港陸續登場,而這也是此次活動的主辦方——新成立的北京文創國際集團首次整體運作。

  文創國際集團以整合演出資源,量身定制海內外文化市場需求為特色,集團負責人張曉表示,“2013北京舞台藝術香江行”也是借助傳統文化傳播中華文化的一次探索,文創集團希望因此加深兩地的文創企業開展深入合作創造機會,為兩地文創企業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准上實現合作搭建交流平台,互利共贏。

  張曉介紹,“香江行”將開展系列京港文化交流活動,塑造內地與香港的民眾情感與城市文化紐帶,搭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良好平台,推動傳統文化向世界的傳播。據他介紹,計劃參加“香江行”活動的演出單位,都是活躍在中國舞台演出市場上的知名團體,有梅蘭芳京劇團、北方昆曲劇院、中國雜技團、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北京交響樂團等10余家知名演出單位,以及中央戲劇學院、中央音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等8所高校,這些演出單位都將攜精品力作輪番登陸香港各大演出場所,為觀眾帶來包括昆曲、雜技、現代舞、曲劇、木偶劇、交響樂等多種形式的演出。(本報記者 路艷霞)

(責任編輯:實習生覃巧雲、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