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西藏秘密》背后的“秘密”--文化--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創作心語

電視劇《西藏秘密》背后的“秘密”

劉德瀕

2013年01月25日08: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手機看新聞

 

  正在中央八套晚間熱播的電視劇《西藏秘密》,講述了1933年至1959年西藏的傳奇歷史,引起觀眾的關注和熱議。在此編發該劇編劇、導演劉德瀕的創作談,以饗讀者。

  ——編者

  

  西藏顯赫的大貴族德勒府,為什麼讓一個農奴出身的喇嘛充當少爺的替身?一個農奴如果在舊西藏假冒貴族是僭越之罪,會引來殺身之禍,影片的主人公扎西當了貴族少爺的替身,他的命運會怎麼樣?1959年以前,誰是西藏真正的統治者?真是達賴喇嘛嗎?噶廈政府和中央政府的關系是怎樣的?這些都是鮮為人知的秘密。西藏農奴制已經廢除半個多世紀了。但是,國內外很多人、包括西藏本地的年輕人對這段歷史並不了解。忘記歷史就無法走向未來。《西藏秘密》就是用電視劇的藝術形式,盡量客觀地將一個真實的舊西藏展現給世人。

  我花了10年時間准備素材,查閱資料,走訪當年歷史的見証人,有藏族,有漢族,有當年的貴族,也有十八軍的老戰士、老將軍,這些准備工作為我完成《西藏秘密》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我用了3年時間創作劇本,用了4個月的時間在西藏拍攝,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后期制作。《西藏秘密》至少給廣大觀眾帶來了一次深度關注西藏的機會。這些年,真正西藏題材的影視作品不多,成功的更少。《塵埃落定》、《康定情歌》的故事發生在四川西部康巴地區﹔《茶馬古道》講的是雲南藏區的故事。真正的西藏故事很少被人講述。即或是表現西藏的,要麼是以解放軍為視角的故事,如《西藏風雲》、《先遣連》﹔要麼就是村子和寨子裡的戲。《西藏秘密》想走一條新路,就是從西藏貴族的角度來講述這段歷史。之所以這樣做,並不是因為獵奇,也不打算套用宮斗戲的類型,而是因為不表現他們,就不可能扣住舊西藏社會問題的脈絡,揭開那段歷史的真相。1959年以前的西藏社會是一個階層分化嚴重的畸形社會,等級制度嚴酷。以貴族、噶廈政府高級官員和高級僧侶集團為首的三大領主過著奢華的生活,他們擁有對土地、農奴的支配權,對佔人口95%的普通農奴階層進行盤剝壓迫。農奴們要付出沉重的勞役,沒有人身自由,可以隨便被處置、被出賣。《西藏秘密》播出后,一位網友說:“西藏問題根本不是民族矛盾問題,而是舊奴隸主貴族想復辟。”我覺得他說得精辟,一針見血。

  從影像上講,與此前農村題材少數民族電視劇不同的是,《西藏秘密》是豪門劇。以拉薩為代表的西藏貴族生活與同時代的北京、南京、上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西藏貴族服裝、飾物就是清代北京達官顯貴服飾的一個變種。除了與內地緊密聯系之外,喜馬拉雅山南側的印度在1947年以前被英國人統治,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文化對拉薩貴族的影響也非常深刻。這種情況更像新中國成立前的上海灘。我們要加強這些文化元素在影片中的體現,這會是我們電視劇的一個亮點。劇情設計、人物設計、演員表演、攝影風格、造型風格等方面都要有顛覆性的改變,徹底改變內地觀眾對藏族生活和西藏題材影視作品的認識。在本劇中看到的應該是富有藏地韻味、具有宗教神秘色彩又不陌生的影像。歷史上,拉薩上流社會中一直存在著模仿北京的風尚,能說漢語的達官貴人也以講北京官話為榮。所以,劇本的台詞以北方方言為主,讓觀眾聽起來更親切。

  劇中的故事是虛構的,但故事發生的背景確有真實的歷史事件作為依托。比如,十三世達賴圓寂后的權力之爭,達札活佛派藏軍血洗熱振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等等。劇中的許多重要人物都有歷史原型作為參照。這增強了本劇的厚重感,豐富了影片的信息量。另一方面,我們不拘泥於歷史,而是在歷史資料中尋找靈感,進行符合現代觀眾審美習慣的藝術設計,甚至藝術夸張。

(責任編輯:溫璐、許心怡)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