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混搭玩得精彩
“喜劇之王”在《西游降魔篇》一開始的城寨水戰段落中,便讓人大呼意外。這一段落雖不乏搞笑元素,但驚悚、恐懼才是最突出的觀感。沙僧前身“水怪”時隱時現,不時吞噬漁民性命,揮之不去的緊張感讓人憶起《大白鯊》中的經典段落。
影片的一大特色是中西雜糅,故事取材於《西游記》,但周星馳對西片元素的吸收和化用多處可見。諸如孫悟空變身后的造型不是“金猴”而是大猩猩“金剛”﹔文章飾演的陳玄奘的身份是驅魔人,舒淇飾演的段小姐是賞金驅魔人,這些身份兼容了好萊塢恐怖片中的驅魔人與意大利西部片中的賞金殺手等形象。此外,幾個賞金驅魔人在被孫悟空擊敗后,灰飛煙滅的造型仿似“木乃伊”。周星馳“好玩”的天性在這些中西混搭手法中表露得淋漓盡致。
影片大膽顛覆了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的傳統形象。特別是豬八戒從丑男變為了一個為愛痴狂的翩翩美少年,高老庄成了賣烤乳豬的飯庄。其實,不論是《大話西游》還是《西游降魔篇》,周星馳都僅僅是取這些人物原型來講述他自己的故事。依然有“愛情”,只是從以前的“愛你一萬年”轉為了現在的“愛在這一刻”,而陳玄奘的成長頓悟亦是對“大愛”與“小愛”之間的辯証關系。
搞笑當然不能少,像陳玄奘在黏上“聽話符”后妖嬈起舞,羅志祥飾演的空虛公子以及他那四個奇丑無比的抬轎婢女都讓人噴飯。舒淇和文章的那段對白“小姐要不要幫忙?”“要”“怎麼幫?”“滾開!”也是一貫的周星馳式台詞風格。影片雖在某些方面有鋪墊不夠、轉折過硬之弊,但其體現出來的天馬行空般的相像力和創造力著實讓人受用和欣喜。這種特質,在當下的華語電影之中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古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