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歌賽中
那些“消失”的金獎
從1984年舉辦第一屆青歌賽,到即將開賽的第十五屆青歌賽,近30年時間裡走出的眾多優秀歌唱家已令這個舞台成為中國聲樂的一個符號。然而,過去的十四屆青歌賽中,有人卻發現了一個“魔咒”,早期很多斬獲金獎的幸運兒在比賽結束后不久就消失在大眾的視野中,反倒是當年排在后面的優秀選手紛紛走紅,甚至成為歌壇常青樹。
劉捷 參賽時間:1984年第一屆
獎項:不分唱法金獎
同屆選手:范競馬 關牧村 殷秀梅
1984年的第一屆青歌賽並未將不同唱法選手進行分組,美聲唱法的劉捷成為了青歌賽史上第一位金獎獲得者。
后來劉捷跟隨多位國際聲樂大師學習,是第一位為中國奪得國際聲樂大獎的歌唱家,曾被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藝術總監喬納森·福瑞茨稱為世界最好的男高音之一。據悉他現在是沈陽音樂學院的教授,並擔任沈陽音樂學院國際音樂教育中心主任。
蘇紅 參賽時間:1986年第二屆
獎項:專業組通俗唱法金獎
同屆選手:韋唯 毛阿敏
第二屆青歌賽稱得上是群星璀璨,彭麗媛、董文華、韋唯、毛阿敏等著名歌唱家都是從這屆大賽中走出來的。
在通俗唱法決賽中,來自遼寧本溪歌舞團的蘇紅脫穎而出,賽后,她演唱的《我多想唱》、《小小的我》、《三月三》一夜之間傳遍大街小巷。但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西北風”橫掃樂壇,蘇紅和她校園民謠式的甜歌在勁風中逐漸淡出了聽眾的耳畔。
李杰 參賽時間:1988年第三屆
獎項:專業組通俗唱法金獎
同屆選手:陳汝佳 杭天琪 付笛生 屠洪剛
李杰並非科班出身,1984年才因熱愛音樂參加了谷建芬聲樂培訓班。李杰在獲獎后沒有繼續站在台前,而是選擇了自己更加熱衷的幕后工作。1996年,李杰創作了一首新歌《紅旗飄飄》,並且讓自己的同門師弟孫楠首唱,很快這首歌便開始在全國廣為傳唱。除了《紅旗飄飄》外,李杰還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如何靜的《家園》、那英的《天亮》、田震的《真愛無限》、毛寧的《真的我》等。(記者趙宇 通訊員蔣尊尊)
(來源:長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