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10日電總以為走得多遠,江湖就有多遠。當你終於贏得自己的天地時,驀然發現,心中最大的牽挂已被丟得太遠。
“母親節,我與媽媽距離 公裡……”這個母親節,一個刷屏的句式,刷出的不僅是溫情,更有濃濃的酸楚和無盡的反思。
一份刻骨親情,奈何遠隔千裡。如果父母病了,老了,身為“游子”的你能否在身邊照顧?養孩防老,這一千年的傳統,還能否在你身上延續?種種拷問,已無比現實地擺放在“70后”“80后”面前。
一個女兒的哭泣:無法照顧患癌母親成心頭之痛
“母親節,母親成為心頭之痛。老媽得了胃癌,我這個女兒在千裡之外,怎麼回去盡孝?一邊是父母,一邊是自己的家庭和工作,怎麼選擇?”今年36歲的陳琪在朋友圈訴苦。
陳琪的老家在甘肅的一個縣城,她是家裡的獨女,父母都已年過60歲。12年前她大學畢業后留在杭州工作並且在這裡成了家,如今孩子也8歲了。陳琪說,以往她都是每年回甘肅一兩趟看父母,前幾年看到父母老得特別快,開始擔心兩老人的照顧問題,而今年母親患癌使她不得不提前直面現實。
“自媽媽2月被檢查出胃癌后,我已經向公司請過兩次假了,每次一周左右。兩頭跑非常累,而且請假太多,領導的臉色也已經不好看了。” 陳琪說,她也曾考慮過將母親接到杭州來治療,但由於醫保的限制,一旦將老人接過,就意味著醫藥費得不到最大化報銷,這對還在每月還房貸、收入並不高的他們是難以承受之重。
“父母雖然說,他們能自己撐過去,但作為唯一的女兒,這時候不在他們身邊,真的說不過去。可現實又不允許我回家盡孝,除非我辭職,一辭職自己的小家就垮了。”陳琪說,這些天她常失眠,在被窩裡哭泣不知道該怎麼選擇。
對陳琪來說,這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她不但要面對自己父母的生病和照顧問題,接下去遠在湖北的公婆也可能會遇到困難情況,“如果4個老人生病或者老了需要照顧,我們小夫妻真不知道怎麼應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