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名家筆下的年味:莫言兒時為吃帶錢餃子 差點兒丟小命【3】

2016年01月18日10:14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山西的年味 

灶糖(資料圖)

  周友斌:過年的空氣中含著灶糖甜滋滋的味道

  周友斌在《過年的味道》寫道,記憶裡,過年的空氣中含著灶糖甜滋滋的味道。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民間的說法是,灶王爺這一天要向玉帝“匯報工作”,這天晚上,要給灶王爺獻灶糖,為的就是讓灶王爺甜甜嘴,好“上天言好事”。當然,名義上是甜灶王爺,實際上都甜了孩子們的嘴。

  記憶裡,過年的空氣中含著煎炒烹炸的濃香味。我們這裡是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隻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除夕一早,又要張羅包餃子,蒸年糕、炸油食、煮白肉的香味和著剁肉餡的聲音不斷從各家各戶傳出來…… 

  大年初一凌晨醒來,趕早祭祀人家的鞭炮聲已經零星地響起。睜開眼,感覺一切都是全新的,新的屋子,新的年畫,新的窗花……還有抬頭就能看到的“抬頭見喜”、“身臥福地”的春聯。因為新春的到來,一切日常所見的平常東西都好像被賦予了全新的含義,都在眼中變得美好。晚上睡覺時脫下來的舊衣服,早被母親收拾到一個找不到的地方去了,枕邊整齊地放著每個人的新衣服,可以聞到新棉布淡淡的香味,這一切都是母親等我們睡著之后一一放好的。

  新年的第一件事便是祭祀。香火已經點燃,滿屋子的清香味。母親用鄭重的目光告誡大家,不准嬉笑,不能高聲說話,整個家裡的氣氛肅穆而又凝重。首先祭天地,其次是祭財神、祭灶神,最后才是祭祖宗。祭天地當然是最隆重,支一張桌子在當院,香要燒到五炷,放上各式的貢品:刀頭肉、干果、馓子、剛出鍋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再豐盛一點還會有雞鴨魚,黃表、紙錢燒起來,母親一邊用根棍子撥弄著,一邊碎碎祈禱,可以零星地聽到“上天保佑”、“歲歲平安”之類的念詞。

  天津的年味 

茉莉花茶(資料圖)

  馮驥才:過年要為母親備足八樣年貨一一送上

  馮驥才在《春節八事》描寫,每進臘月,友人們便笑道:“大馮又忙年了。”過年的心理是年貨要備得愈齊全愈好,以寓來年的豐足。備年貨時母親是重點。母親住在弟弟家,所以多年來一直要為母親備足八樣年貨一一送上。大致是玉豐泰的紅絨頭花,正興德的茉莉花茶,還有津地吊錢,彰州水仙,寧波年糕,香燭供物,干鮮果品,生熟葷腥。母親今年九十高壽,應讓她盡享與壽同在的美好的生活與年意。

(責編:王鶴瑾、李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