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收官 專家為你解析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曹操

刷屏朋友圈的《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以下簡稱《軍師聯盟》)已於昨晚收官。這部歷史劇口碑兩極,一部分觀眾盛贊節奏快,主演演技出彩,台詞頗具古韻,服道化也極具歷史感﹔另一部分觀眾則吐槽時間線混亂,比如華佗被曹操處死、曹操頒布《求賢令》、“衣帶詔”事件,在歷史記載中時間相差頗遠,在劇中卻幾乎同時期發生。
除了時間線混亂之外,《軍師聯盟》對歷史人物的重新塑造,也引發了觀眾的質疑。有民謠稱“三國全歸司馬懿”,在觀眾既往的印象中,司馬懿狡詐多疑、心機深沉,而在《軍師聯盟》中,司馬懿卻被塑造成了“白蓮花”﹔曹操雖為一代梟雄,卻生性多疑、濫殺無辜,曹丕為了權力亦不惜骨肉相殘,劇中的曹氏父子卻展現出了更多的人情味……面對這些爭議,人民網記者採訪了多位專家,為你揭開這些歷史人物的層層面紗。
司馬懿:是“白蓮花”還是“野心家”?
三國這段精彩紛呈的歷史,以“三國全歸司馬懿”告終。孫劉曹三家你爭我奪幾十年后,最后的江山,落入了“扮豬吃老虎”的司馬懿手中。因此,自古以來,司馬懿都被人們指斥為“野心家”、“陰謀家”的代表。“老奸巨猾”、“老謀深算”,幾乎是他從古到今都難以擺脫的個人標簽。《軍師聯盟》一出,關於“洗白司馬懿”的說法不絕於耳。
司馬懿,字仲達,是魏國權臣和西晉王朝的奠基人。他於內部輔佐曹魏三代,消除異己、權傾朝野,是曹魏王朝內部政治斗爭的最終勝利者﹔他於外部鎮壓孟達等人的叛亂、抵御蜀國諸葛亮等外敵的進攻。不過,他也頗受質疑,如李世民就在《晉書·宣帝紀》中批評其“夫征討之策,豈東智而西愚?輔佐之心,何前忠而后亂?”
劇中,司馬懿和曹丕是一對“好基友”,司馬懿曾多次對曹丕表示自己的忠誠。事實上,司馬懿也的確是曹丕的心腹。陝西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崔建華表示,“他為鞏固曹丕的政治地位,為曹丕最終廢漢建魏,發揮了重要作用。曹魏政權建立后,司馬懿歷任侍中、撫軍等要職,被曹丕視作魏家蕭何,極為信賴與倚重,曹丕甚至曾說:‘吾東,撫軍當總西事﹔吾西,撫軍當總東事’,可見司馬懿在曹丕心中的地位。”
如此忠誠的司馬懿,為何最后會成為后人眼中的“野心家”呢?崔建華說,曹丕死后,司馬懿輔佐魏明帝。魏明帝時期的司馬懿,以軍事家的角色為主。魏明帝臨終,任命宗室曹爽與司馬懿共輔齊王曹芳。齊王曹芳在位時期,司馬懿多次率軍親臨御吳前線,繼續累積軍功。而曹爽資歷較淺,為維護自己作為大將軍的權威,他逐步削減司馬懿的權力。司馬懿、曹爽矛盾的激化,最終導致司馬懿趁曹爽拜謁高平陵(魏明帝陵)的機會,在洛陽城內發動政變,借太后的名義罷黜曹爽,獨攬曹魏大權,這就是歷史上的高平陵事變。“這次事變之后,獨掌朝政的政治地位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兩代三人的傳遞,最終達成司馬氏廢魏立晉的改朝換代。”
在中國人民大學博士、安陽師范學院歷史教師章鴻昊看來,司馬懿主要活動的時期是曹操后期到曹睿時期,這期間曹魏的皇家正統已經建立,司馬懿通過高平陵事變奪取中央大權,很容易被認為是一個篡權者。“但如果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司馬懿取得權力並非是個人的野心,而是士族集團奪回正統權力的斗爭。”
章鴻昊認為,司馬家族雖然在東漢后期開始由武轉文,順應社會風氣擠入士族行列,但是並沒有一個可以標榜的家傳經典,“其家族地位仍然算不得第一等的高門士族”。章鴻昊強調,司馬懿有一種振興家族的使命感,他順應曹操時期注重法家、重視時效的大局觀,在政治、軍事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績,又通過支持曹氏稱帝、與曹丕的親密關系取得榮位,這一切都是在做鋪墊,“如果不是曹魏政權后期出現很多弊病,他應該是一個佐命忠臣”。
此外,作為劇中時刻“虐狗”的好男人,司馬懿和妻子的感情讓觀眾十分羨慕。歷史上的張春華,是司馬懿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一生為司馬懿育有三子和一女,為司馬懿付出很多,但二人的感情並非天長地久。司馬懿曾臥病在床,正室張春華已色衰愛弛,躡手躡腳地前來照顧丈夫。司馬懿一見她就罵道,“老物可憎,何煩出也!”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