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新教材來了!中小學教材古詩文比例飆升 網友怎麼看?

2017年09月06日08:09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點擊進入人民網文化頻道“文藝星青年”工作室>>

【文藝星青年按】2017年秋季學期開始,全國所有地區小學一年級和初中一年級將開始使用教育部統一組織新編的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教材(又稱“部編本”教材)。此次教材改版,將換掉了約40%的課文,文言文比例大幅提升。較之以前的人教版,小學6個年級,古詩文總數增幅高達80%。初中3個年級,古詩文總篇數也會相應提升,佔到了全部課文的51.7%。

“部編本”的新變化,專家又是如何解讀的呢?快和文藝星青年一起看看!

“部編本”語文教材籌劃已久

語文教材改革並非臨時起意,而是籌劃已久,“大有來頭”。2012年3月“部編本”教材編寫啟動,歷時5年多完成,由於是教育部直接領導編寫,因此業界稱為“部編本”教材。教材編寫前后從全國調集五六十位專家、學者、作家、教研員、老師和編輯,組成編寫組,經過三十多輪評審,幾百名特級教師的審讀,以及多個省市幾十所學校的試教最終面世。

變化一:傳統文化“潤物細無聲”

新編的語文教材採取“語文素養”和“人文精神”兩條線索相結合的方式編排教材內容。“語文素養”重在聽、說、讀、寫基本知識和能力,“人文精神”重在選文的思想性,發揮語文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以文化人。

古語有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部編本”教材注重落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語文教材所選古詩文數量有所增加,體裁多樣。

小學有古詩文129篇,初中有132篇,其中以古詩詞為主,如《木蘭詩》《憫農》《游子吟》《出塞》《過零丁洋》《示兒》,還有一些文言文,如《愚公移山》《<論語>十二章》《<孟子>二章》《出師表》《少年中國說(節選)》﹔增設專題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后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使學生在積累語言的同時,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教育部教材局局長鄭富芝說:“通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通過我們的教材,讓廣大青少年從小就打好‘中國底色’,要使我們的孩子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變化二:注重強化革命傳統教育

與此同時,“部編本”教材注重強化革命傳統教育,語文教材收錄了大量革命傳統經典篇目,如《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清貧》《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黃河頌》《我愛這土地》等文章。為開闊學生視野、培育科學精神、增進文化理解力,語文教材注重汲取人類優秀思想文化精華,選取來自不同國家的名家名篇。

選文涉及革命領袖和歷史人物如列寧、高爾基,科學家如居裡夫人、法布爾,自然和人文景觀如荷蘭的牧場、埃及的金字塔。選入的知名作品如高爾基的《海燕》、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致巴特勒上尉的信》、培根的《談讀書》、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裝》、笛福的《魯濱孫漂流記》等。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中選入的外國作品約佔總篇數的10%。

變化三:培養聽說讀寫基本知識和能力

這次更換教材,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把漢字學習提到了拼音學習的前面。

以往一年級剛入學的時候,教材首先是教授拼音,教完全部的拼音后才開始教識字。而新的“部編本”教材則把拼音學習推后,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邊學拼音邊認字。

“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在全國語文教研員部編本教材使用培訓會上,動情地舉了個例子:入學教育以后,第一篇識字課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大的楷體字扑面而來,會給剛上學的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能是一輩子的印象。接下來是“金、木、水、火、土”,“雲對雨,雪對風”,很傳統,也很有趣。為什麼這樣安排?要的是孩子們對漢字的原初感覺,讓他們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漢字“天地人”,這個順序的改變是別有意味的:把漢語、漢字擺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輔助學漢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此外,新教材還將致力於解決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不讀書少讀書的問題。溫儒敏介紹,“部編本”語文教材更加重視多種閱讀方法的教學。以往語文教學比較偏重精讀,扣得很死,雖然有用,但這是很不夠的。比如默讀、瀏覽、跳讀、猜讀、比較閱讀、讀整本的書,等等,以往教材與教學都較少關注,結果是多數學生隻會精讀,隻會考試,而閱讀速度很慢,也不曉得運用各種不同的閱讀方法。新教材力圖把“教讀”、“自讀”和“課外閱讀”三者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責編:湯詩瑤、陳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