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本網原創

回顧2017文化熱點:"良心"影視劇多了 文化遺產"活"起來 【4】

2017年12月28日08:12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關鍵詞:全民閱讀

全民閱讀樹新風

《公共圖書館法》出台

11月4日,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它確立了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基本格局,對公共圖書館建設、運營、服務、管理和保障等作出具體規定,將有力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科學、規范、健康發展,引領更多閱讀者走進圖書館。

夜讀的“燈火”已遍布全國

“當城市進入午夜,書店就是燈火。”24小時書店是今年一大關鍵詞。今年“十一”后,北京24小時書店開辦呈現加速度。花市新華書店24小時店“十一”開張以來,迄今夜間接待讀者五千余人次。此外,天津、沈陽、石家庄等地也相繼開設24小時書店,城市夜讀的“燈火”照亮的范圍變得更廣、影響力更大。

關鍵詞:文化遺產

文化遺產閃耀世界舞台

鼓浪嶼、可可西裡申遺成功

今年7月,中國申報的文化遺產和自然遺產項目“鼓浪嶼:歷史國際社區”“青海可可西裡”通過了表決,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可可西裡和鼓浪嶼,一個是西北的“美麗少女”,一個是東南的“海上明珠”,它們的自然魅力與文化價值,在“申遺”過程中大放光彩。

至此,中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隨著鼓浪嶼和可可西裡納入世界遺產名錄,中國成為世遺數量的“世界第一”。這不僅是一份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今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發布消息,我國申報的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甲骨文是我國發現最早的文獻紀錄,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於佔卜祈禱的文字。甲骨文既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甲骨文成功入選《世界記憶名錄》,標志著世界對甲骨文的重要文化價值及其歷史意義的高度認可。

友好提示:本文為人民網文化頻道官方微信號“文藝星青年” (wenyixingqingnian)出品,歡迎轉載,請注明來源,謝謝合作!

(責編:湯詩瑤、吳亞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