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人不回家心回家(家·中秋)

高 炳

2018年09月20日10: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原標題:中秋 人不回家心回家(家·中秋)

  設計 青鱗魚

  圖為李楊(右)和父親在工地( 本報記者 高 炳)

 

  李樂和同事伊莎貝拉

  “部隊牌”月餅解鄉愁

  謝力 南部戰區海軍某導彈快艇大隊士兵

  9月16日,超強台風“山竹”正面登陸我所在部隊駐地,親眼所見海水倒灌、樹木倒伏、垃圾漂浮……一夜之間,城市變得一片狼藉。沒想到“山竹”來得如此之快,之前爸爸還打電話告訴我,“家裡給你寄了幾盒月餅,中秋節前應該可以收到”。

  當時正在出差途中的我滿心喜悅,心想著趕緊回單位等待家鄉的月餅。誰知第二天,天氣預報就通知了台風即將登陸的消息,當天全市停電、停水、停運、停課……最終,我被困在了返回單位的途中。

  “爸,我沒事,就是中秋節恐怕吃不到家裡的月餅了……”安頓好住處后,我給家裡報了個平安。

  “沒事就好。照顧好自己,等台風走了,趕緊回部隊報到。”話語中,我能聽出父親心中的擔心。天漸漸黑了,寂靜的街道上隻留下呼呼的風聲。此時此刻,我心中隻想著能趕緊回到部隊,和戰友們一起共同抵抗台風的襲擊。

  待我終於回到部隊時,所有人早已出動前往城市各個街道展開災后重建。此時的我顧不上返途疲勞,立即趕往受災區域與戰友們一起並肩作戰。

  經過幾天的災后重建,道路暢通,水浸褪去,城市慢慢恢復了原有的生機。眼看快到中秋了,我躺在床上打開手機想查一下家裡寄的月餅到哪了,結果等來了領導的電話,通知我即刻跟他出差。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望著車窗外穿梭的高樓、車輛、人流,我掰起手指數了數,已經有5年沒和家人共度中秋了,我抬頭看著天空,有些想家了。

  領導看出了我的心思,從背包裡拿出了一盒“部隊牌”月餅,遞給我時還安慰我:“你還年輕,再過幾年你就會明白這種離別是為了更好的團聚。”我拿起一塊印著“聽黨指揮、能打勝仗”8個字的月餅,輕輕地咬了一口,醇醇的豆沙味在唇齒間融化,那味道很甜……(王杰 整理)

  雲端觀月念親人

  鄒川鵬 國航西南分公司飛行員

  身為飛行員,平安著陸,安全、准時、圓滿地完成每次飛行任務,就是我們的職責所在。眼下,又一個傳統中秋佳節即將來臨,而那幾天的工作日程表上,我正好飛某個國際航線的往返,單程就長達近20個小時。

  不過人雖然不能回家,我還是提前做足了功課,確保心意常在。

  常年往返於國內外各大城市,我都會從琳琅滿目的商品中,選擇購買性價比高的當地特產和紀念品,回家時帶給父母,托他們轉交或者郵寄給親朋好友。

  不久前,我剛飛完一趟去太平洋彼岸美國舊金山的航班。返程時,我帶回滿滿一大行李箱的牛仔褲、幸運小餅干和巧克力。我想,這份來自西半球的中秋禮物,禮輕情意重,家人朋友一定會喜歡。

  其實,自入行以來,由於工作安排加上臨時任務,我不能像大部分同齡人那樣與家人每天相伴,甚至法定節假日更不能保証會陪在家人身邊。每逢佳節倍思親。對於家人而言,我隻能在心裡由衷地感到愧疚。

  今年“七夕”前夕,在公司安排的一次集體相親派對中,我認識了一位心儀的女生。

  身為成都白領的她生得端庄靈秀,脾氣性格很不錯。雖然有時差,但我們每天堅持微信聯系,互報平安,加上視頻通話還能見面,彼此都很滿足。

  上次從舊金山回來,除了餅干和巧克力,我還額外送給她楓糖漿和葡萄酒。她提前去了一家私房烘焙店,親手做了兩個印有我倆名字的月餅,包裝好專程送到了公司。看著萌萌的充滿愛意的手作月餅,我都舍不得吃。

  我想,中秋之夜,我會像往常一樣,駕著飛機飛翔在深藍夜色中。浩瀚的雲海之上,正前方就是一輪皎潔巨大的明月。我會在合適的時候拍攝一組美麗的月色照片,著陸后發到朋友圈,遙祝親朋好友中秋快樂。(黃自宏整理)

  好好逛逛北京城

  王睿臨 北京大學中文系2018級新生

  “中秋回不回來啊?”

  “不了,就3天,而且也買不到票。等‘十一’長假再回家。”我放下了電話。

  和很多異地求學的同學一樣,今年的中秋我選擇遠離家鄉,在北京度過。

  第一次不在家人身邊過中秋節是一種新奇的體驗。同時中秋節對我來說,也是第一個可以完全獨立支配的假期。為了讓這個中秋過得不尋常,我做了長長一串的設想。

  肯定要和好朋友約定一起玩耍。對於來自三線城市的我而言,北京現代的都市氣息新奇而美好,一草一木都吸引著我。自然要利用這個小假期,好好逛逛北京城。早就聽說學校南門外美食眾多,我們幾個吃貨對此覬覦已久,相約中秋吃遍北京城,吃出風採,吃出水平。女孩子們對美的追求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因此各大商圈也成了我們的目標打卡地。當然,幾個“文青”更不會錯過有名的三聯、中信書店,買厚厚一摞書才是現代青年理性消費的正確打開方式。

  來北大上學至今,我結識了來自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的留學生朋友。我們都是“中秋不回家小分隊”隊員。作為東道主,我當然也要和這些朋友一起享受過中秋的樂趣。不管是五仁月餅還是冰皮月餅,統統嘗試。我們也會“把酒問青天”“天涯共此時”。我想,中秋美好的傳統文化一定可以拉近我與這些外國友人的距離,也一定可以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在中國的生活,感受五千年文明古國古典與現代的風採。

  雖說大學生活讓我充滿新奇感,但想家的念頭還會不停浮現在腦海中。

  開學的忙碌中,我好像已經很久沒有給爸媽正經打過電話了。不知道家鄉天氣轉涼沒有,不知道家裡的金魚有沒有長大,不知道爸爸媽媽有沒有適應沒有我的生活。

  這樣的思念,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中秋節本身闔家團聚的美好。

  退休了再吃團圓飯

  艾緯 北京 某派出所警官

  中秋節本是一個闔家團圓、賞月賞菊吃月餅的節日,我們民警在這一天卻必須堅守崗位。

  外界一般會好奇:警察過年過節回不了家,媳婦鬧怎麼辦?老人覺得不孝順怎麼辦?孩子不認爹娘怎麼辦?現實是,對於警察家庭來說,回不了家很平常,沒什麼可大驚小怪的。當初搞對象的時候,女朋友就知道過年過節見不著我,早就有了心理准備,要是接受不了,也就不跟我談下去了。

  我們警察的日常工作並不像電視劇《重案六組》裡演繹的那樣跌宕起伏、驚心動魄,很多時候都波瀾不驚。基層派出所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巡邏,就是在各種市場和交通樞紐等地巡查。除此之外,社區民警,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片兒警,要對自己責任范圍內的企業、單位和居民區進行治安和消防安全檢查。各種節日期間,社區民警還要與社區志願者保持聯系,及時了解居民動態。還有一些特殊人群,比如精神病人和智障人士,我們要與他們的家屬和居住社區居委會合作,一起照顧好他們的生活。

  一般來說,整個中秋假日期間全員值班,以保証警力充足,對我們的要求也更加嚴格,必須要提高敏感性。別以為我們在單位也能集體過個中秋節,比如一起聚個餐或者有文娛活動什麼的,這個真沒有。大家都在緊張地忙碌,唯一的不同就是會分到幾塊月餅,當天的伙食稍微好一點兒。

  我當警察年頭比較長了,覺得從事這份工作在節假日加班是天經地義的,早就習以為常了。不僅是中秋節,逢年過節都不能在家裡過。我倒休了,家人又上班了,所以吃頓團圓飯很難。

  剛參加工作的年輕同事會有些不適應,逢年過節看到同學、朋友都出去玩兒了,自己卻要無償加班,心裡會不平衡。但慢慢也就好了,他們看到老同事幾十年如一日地奮斗在一線,三四十歲的中年警官上有老、下有小,還在堅守崗位,也就沒什麼想法了。

  既然從事了警察這份工作,就得有無怨無悔的精神。等以后退休了,再好好陪家人吃團圓飯吧。(張鵬禹整理)

  和父親“舉杯邀明月”

  李楊 陝西西安 中建三局建筑工人

  在建筑工地,我曾獨自過了3個中秋。今年,終於有父親的陪伴。

  這些年,父親做隧道電焊工,一直四處漂泊。年初,我介紹他到西安打工,爺兒倆在一起,彼此有個照應。

  剛過而立之年,我突然間對“親情”與“團聚”有了別樣的依賴。尤其在中秋前后,兒時的情景常常在夢中涌現。

  在老家陝西安康白河縣,芝麻白糖餡月餅是童年最溫暖的記憶。每年中秋時節,父母帶著我上山收芝麻。砍了稈運回家,再扎成捆,一排排擺上窗台。在秋陽裡晒幾天,倒拎著芝麻稈用手拍,白色的芝麻粒便扑簌簌地落下來。

  作為家裡做月餅的“主力軍”,奶奶看著新收的芝麻,樂得合不攏嘴。洗淨搗碎拌上糖,用不了多久,香噴噴的月餅便出了鍋。小孩子圍在灶台邊,早已饞得咽口水。

  時光如流水,當年的小“饞貓”已經長大。如今我娶了媳婦,成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在西安打工這幾年,每天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和母親、妻子、兒子視頻通話。他們生活在老家,我帶著父親在城市奮斗,逐漸明白了自己肩頭所扛的責任。

  今年中秋節,工地會組織大家做月餅。我和父親報了名,打算給工友露一手,獻上陝南老家的特產。當然,我們也很期待,湖北、四川、雲南等地工友的手藝會帶來天南海北的中秋美味。

  白天和大伙兒一起熱鬧,中秋夜我有個小計劃:下廚炒6個菜,和父親喝兩盅酒。至於下酒菜,我已拿定主意:老家的蒸肉,肯定要早早准備。在老家,逢年過節時蒸肉必不可少。如今雖難回家,但我們也要有“儀式感”。

  仔細算來,我已有十多年沒能和父親一起過中秋節。甚至長大后,父子倆連好好吃頓飯的機會都不算多。中秋相逢異鄉工地,兩個不善言辭的男人,酒后恰可以暢懷談心。

  中秋夜,家裡兩個兒子想必也會吃芝麻月餅,就像他們的父親當年的模樣﹔而我想陪伴自己的父親,因為20多年過去,終於明白了“父親的滋味”。(記者 高炳)

  非洲的月亮也過節

  李樂 中鐵二十局安哥拉國際公司葡語翻譯

  作為一名翻譯,今年我將第一次在海外過中秋節。沒有了家人的陪伴,心裡會有點兒失落,但想想能和一直照顧我的同事一起過節,也許也不會那麼想家了。

  遠在萬裡之外的安哥拉,不像國內可以買到想吃的小吃,節日氣氛也沒有那麼濃厚,在中秋節能吃到家鄉的五仁月餅成了我最大的願望。

  第一次遠離家人,節日當天我想通過視頻與家人拉拉家常,把我最近的工作、生活以及在安哥拉遇到的一些趣事和他們說說。

  更想對他們說:“爸爸媽媽,我在這裡一切安好,同事們對我很好。我現在長大了,不用再擔心我什麼都不會了,您們要保重身體。”

  中秋節前后正好是我們的工程即將完工的日子,希望能按期完成,來個雙喜臨門。

  到時候我也想喝一口慶功酒,犒勞犒勞自己。想想經過大家幾個月的艱苦努力,工程終於要如期完工,心裡滿滿的成就感:以后再走在這條路上就可以驕傲地告訴人們,這條路是我和同事們一起修的。

  還有一件讓我期待的事就是中秋節會餐,因為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吃到我喜歡的丸子、蘑菇和蓮藕等這些“奢侈品”﹔會餐時大家一起其樂融融地聊家常,我可以聽他們講親身經歷的各種故事……想想就滿滿的幸福感。

  來安哥拉將近一年,感觸最大的就是在安哥拉,大家互相照應。一人生病,輪流看護,身體不適,彼此擔心,不是家人勝似家人,讓我很快融入到這個大家庭,心裡暖暖的。

  中秋節指日可待,能與同事一起度過讓我無限期待。

(責編:鄒菁、吳亞雄)

推薦閱讀

閱來閱好——明星讀經典,為你做海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愛好。我們從習總書記推薦過的書單中挑選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邀請王剛、王勁鬆、佟麗婭等為我們朗讀其中的片段。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閱來閱好——明星讀經典,為你做海報 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到自己的讀書愛好。我們從習總書記推薦過的書單中挑選了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名作,邀請王剛、王勁鬆、佟麗婭等為我們朗讀其中的片段。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

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
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喜迎十九大,聽這19位名家的文藝"初心" 廣大文藝工作者們不忘初心,思索、探索、行動,開啟了從"高原"邁向"高峰"的旅程。五年來,一批文藝名家做客人民網,聊創作心路,話人生感悟。 【詳細】

名家詩會|文化名人|男神致敬父親節|世界遺產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