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文化

致敬改革開放四十年,文化大家講述親歷——

見証人·第十一期︱王曉棠:藝無止境 謙者為勝【2】

黃維、宋子節
2018年10月19日09:01 |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小字號

“電影人的使命是用作品推動改革開放的步伐”

人民網:改革開放后,人們欣喜地盼到了您的回歸。1982年,您推出自導自演的電影《翔》。當身份轉變為導演時,您有怎樣的感受?

王曉棠:改革開放初期文藝創作是探索前行的過程,我們始終保持著探索創新的勇氣。隻有始終保持一股沖勁、拼勁、韌勁,才能跨過艱難險阻,迎來最終勝利。《翔》是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思想交鋒中艱難而頑強地成長起來的。《翔》講述了歸國華僑的經歷。當時很多人思想還固執著。但是我和我的戰友們堅信這反映人民心聲的方向是正確的。經過極為復雜的拼搏,最后在很多人的支持下,上映並成功達到目的。

《翔》的成功,讓我感受到改革開放不僅是我個人的探索,更是全社會在發展道路上的探索。改革開放對我而言是非常親切的,因為它武裝了我的思想,讓我堅信:隻要方向正確,就要戰勝一切困難!

人民網:1986年,您又執導了關注老區人民生活的電影《老鄉》。為何選擇這一題材?

王曉棠:全國勝利之后不能忘了老區人民。《老鄉》取材於洪澤湖,那裡有很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精彩戰斗故事。我六次隻身一人,坐火車到南京,坐汽車到淮安,再坐船到洪澤湖。穿著布衣布鞋,戴頂草帽,深扎進漁民、百姓之中,了解民情民意和疾苦。后來隻要我到洪澤湖上,人們不說王導演“來了”,而是說王導演“回來了”。能成為當地人的一員,我覺得挺棒的!

改革開放是重大的思想解放。這種解放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作為文藝工作者,我們的使命就是用一部部作品去推動改革開放的步伐。國家對文藝事業的關心和支持,更使我清晰地認識到振興電影藝術的使命和責任。不僅“身入”,更要“心入”、“情入”,與人民面對面,與人民心貼心,才能創作出真正以人民為中心的文藝作品。

人民網:1988年,您就任八一廠副廠長,1992年晉升為廠長,期間八一廠推出《大轉折》《大進軍》等值得載入中國電影史冊的鴻篇巨制。您是如何帶領這樣一個有著重要地位的電影制片廠呢?

王曉棠:我覺得自己是換了一個崗位來回報人民。八一電影制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制片廠。在我入伍的66年來,部隊對我影響最大的就是永遠要走一條箭頭向上的路。因為我們是人民子弟兵,職責就是要保衛人民,使人民的生活更好。

八一廠是以軍教片、紀錄片起家的,拍了許多好片子。而《大轉折》(上、下)、《大進軍》四部八集,加之先前攝制的《大決戰》三部六集,拍攝這些規模宏大的電影是八一廠的大戰役。在軍委和總部的直接領導下,八一廠的職責就是要推出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鴻篇巨制,成為生動形象的軍史、黨史。它們承載了中華民族共同的理想信念與精神追求,能夠凝聚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感,擔起記錄歷史的鄭重責任。一個國家的軍事題材電影反映出的是一以貫之的民族之魂,飽含愛國深情的電影能夠切實增強國人的底氣和骨氣。

王曉棠獲得的部分榮譽

人民網:改革開放不僅推動了軍事題材電影的繁榮發展,也促進了八一電影制片廠管理層面的改進和完善。

王曉棠:改革開放是在發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堅定時代發展的新方向。軍隊影視制作單位以堅定的決心,去推進自身的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而機制的創新,歸根結底就是8個字:人盡其能,物盡其用。之前電影是拍完之后審查、補拍。我上任副廠長后定了新的規矩——隨時拍、隨時看、隨時補。夜裡幾點洗印完膠片幾點看片,看完馬上開會討論,各中基層審片的領導不能說奉承話,直接提問題,之后攝制組迅速補拍。這套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為眾多大片的拍攝節省了時間、物力、人力。高效盤活資源,發揮最大效能,這也是在見証改革開放一線成果之后,我對廠務管理的新認識。

人民網:在八一廠的員工心中,對您印象最深的角色是哪一個?是知名的演員、編劇、導演還是廠長?

王曉棠:更多時候大家把我當成一個很好的朋友。我下任很多年,但現在和廠裡人的關系仍然很好。我始終認可一句話:干部要有一雙最嚴厲又最親切的眼睛。要誠心全力幫助他人,成就他人。彌補缺點,改正不足是為了成就他。而有了問題要首先擔當責任。成績屬於大家和他人。當人們獲獎時,他在台上領獎,我在底下鼓掌,在叢中笑,我就是這樣的角色。

王曉棠正為人民網題字

人民網:2001年,您導演的台商題材電影《芬芳誓言》榮獲了《大眾電影》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的最佳編劇獎。可以看到,您的作品始終離不開人民。是怎樣的動力,能夠推動您一直扎根人民、與人民緊緊綁在一起?

王曉棠:我曾經說過,我這輩子就做一件事:回報人民。因為“我受了人民涌泉的恩惠,竭盡心力,也隻能是滴水之報。”這是我自編自導自演的《翔》中,女主人公說的話,也是我的心聲。

我在林場勞動時,有一對夫妻從門縫給我塞進一封信,說要分一個人的工資和糧票給我,希望我保重身體,將來再給觀眾演電影。我沒有接受他們的工資和糧票,但是觀眾對我的這份恩情,我一輩子都忘不了。還有一次,我從林場來北京遞材料,末班火車就要開了,檢票員沖著站台上的列車員高喊“讓王曉棠上車,她是來落實政策的”。后來上了車,有很多觀眾對我說:“你好好的,將來再拍電影!”。那時我就想,以前總說做人民的好演員,而現在我才切實感受到,這就是我的人民。他們是十分具體的、可感的、是溫暖的。如果有一天我能回八一廠,我就做一件事——回報人民。

“演員不要千人一面,而要一人千面”

人民網:您始終對電影秉持精益求精的態度,能夠扮演如此豐富且出彩的電影形象,您的秘訣是什麼?

王曉棠:演員的表演能力是有極限的,但是要盡自己最大的可能,不要千人一面,而要一人千面。1959年,趙丹老師扮演了林則徐,同時又在《聶耳》一片中扮演19歲的音樂家聶耳。從清朝大臣到青年才俊,這種游刃有余的表演功底反映出他極深的文化底蘊,也是我一生追求的藝術境界。

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秘訣,我自認讀書是對我最有益的。小時候總見父親捧著一本書,使我相信書肯定是非常好的東西。抗日戰爭爆發后,我家從河南開封遷到重慶。家裡很多好東西都送人了,但是書全部放在柳條包裡一直帶著。受到家庭的影響,從小我就願意認字、讀書,小學二三年級時就抱著字典讀《紅樓夢》、《三國》、《家》、《春》、《秋》、《傲慢與偏見》、《浮士德》等。在青島拍《海鷹》時,我帶著刊載小說《野火春風斗古城》的大本雜志。白天拍戲,晚上在走廊上的路燈底下看它。直到現在,我始終保持閱讀的習慣。閱讀不僅增添了我的文化底蘊,而且促使我始終與時代脈搏保持一致。

人民網:從1952年參軍后,您成為全軍電影界第一位女將軍,參軍已有66年,在您看來,部隊生活對您的電影創作帶來什麼影響?

王曉棠:軍人的精神就是凡事不懼艱苦,迎難而上,直到成功。都說苦難是一筆財富,可是超越苦難並非易事。不論身處順境或逆境,要堅信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偉大必經平凡,輝煌必歷艱難。我始終秉持一個信念:人應該有靈魂,應該有本事,應該有血性,應該有品德。

王曉棠題字:回報人民

人民網:您的戰友曾經評價您:“絕頂美麗從不倚仗美麗,絕頂聰明從不自恃聰明。”您如何看待這樣的評價?

王曉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一個文藝工作者在事業有成、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仍然需要很清醒地認識自己,我王曉棠永遠不會忘記最初的自己。1955年,在競爭《神秘的旅伴》小黎英一角時,我准備了一個小筆記本,記錄下每場戲的每個細節,遇見好的演員就謙虛請教:“我沒有演過電影,請你告訴我演電影應該注意什麼”。即使后來這部片子打響了,我依然在話劇團給大戲管化妝、洗紗布。因為我覺得,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而善良和謙虛永是立身的兩種品德。

人民網:今天,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影視行業出現了很多新的變化。您如何看待這種變化?

王曉棠:影視事業無論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有的東西不能變。比如嚴於律己,愛國愛民,追求真善美的藝術品德、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等,我們呵護這個產業,就應該身體力行這些寶貴的品格。因為德是立身之本,藝是事業之基。文藝工作者以提高人民精神境界、培育人民高尚靈魂為己任,首先要自己有這樣的境界、靈魂。

我想,人間總是有比金錢更可貴的真朴之情。這正是我們想通過作品表達的。以人民為本,為人民書寫、抒懷,振奮民族精神,這是文藝創作的本質。我曾說過:“有人說演員的最大幸福是獲得鮮花和金獎。而我認為演員最大幸福是和人民相思難忘”。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雲游大家故居:李白故居
  • 《燕雲台》主演談如何解鎖歷史人物
  • 王千源:別丟掉,對表演的熱愛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