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奖晚宴第四位发言 奖章或添红高粱元素【2】--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莫言诺奖晚宴第四位发言 奖章或添红高粱元素【2】

谢正宜

2012年12月10日16:57    来源:新闻晚报    手机看新闻

  [表演]马戏团做余兴表演

  晚宴的余兴表演已经安排好,由CirkusCirkor表演。十年前,CirkusCirkor在诺贝尔盛宴上做了表演。今年,他们又回来了。蓝色大厅将安排给杂技演员、荡秋千演员、走钢丝者、音乐家、孩子、年轻人及老年人。全世界有120多万人在舞台和节日中观赏过他们的演出。

  莫言在斯大演讲 再秀“见招拆招”

  北京时间昨晚9点,莫言按照惯例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举办讲座,玛格纳礼堂1200多个座位座无虚席,除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学生外,有很多当地中国留学生前来聆听,莫言提前一个半小时到达现场,提前半个小时走入礼堂,随即,遭遇现场所有粉丝热情的手机、照相机“围攻”。

  继首次演讲之后,莫言此番再秀“见招拆招”的高端“太极功夫”,机智幽默的回答多次引来笑声和掌声。

  【现场朗读】 《上海文学》山东口音

  莫言在斯德哥尔摩大学的读者见面会以朗读小说的环节开始,在细节上颇为考究的他,并没有随便将自己的文字打印在白纸上朗诵,特意手持了一本刊有自己作品的 《上海文学》。第一次朗读,莫言选择自己小说《狼》的片段,略带山东口音的朗读,不时引来观众的笑声和观众席上山东籍留学生亲切的小声欢呼。

  在莫言的朗读之后,瑞典演员约翰·拉巴尤斯也用瑞典语声情并茂地进行朗读,他的表演七情上面,手舞足蹈,活像一出舞台演绎,这也让莫言有点坐不住了:“我也站起来朗读,但是即便站起来,也不如他读得好。 ”

  在活动中,当地著名汉学家、中文教授罗多弼在发言中对莫言的作品评价很高:“莫言读过很多西方文学作品,也受到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启发,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必须尽快逃离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因为这两位大师是两座灼热的火炉,而他自己是冰块,如果距离太近,就面临被蒸发的危险。显然,今天的莫言,拥有了属于他自己的地方,拥有独一无二的中国声音。 ”

  【读者互动】二十年后 看八零后

  由于增添了现场读者互动环节,莫言此番的大学演讲远比之前的新闻发布和主题演讲轻松得多,在遭遇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学生兼高密东北乡“对于我们八零后现代年轻人有什么期望建议”的提问时,携女儿管笑笑出席现场的他显得尤为感触,甚至为了回答问题,耽搁了之后的签名环节:“我女儿也是八零后,我过去也觉得八零后好像永远长不大,但事实上我想现在我感觉到这是我错误的理解。我得了诺贝尔奖之后,就发现我的女儿比我想象的能干多了。我想再过二十年,这个世界是八零后的天下了,到那个时候各个领域重要的人物都是他们。所以我对年轻人寄予无限的希望,我想今后在他们的努力下,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

  【嘉宾对谈】探讨人性 尊重曲解

  关于作家的写作,莫言表示,所有的作家最终通过作品探讨的还是人性: “我想如果一个作家在人性方面没有自己的发现,他的这个作家称号是值得怀疑的。当然,文学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大家都在探讨人性,至今也没有探讨清楚,所以我们还想继续探讨下去。”

  至于对读者的期待,莫言则称早已做好被曲解的准备: “应该对所有的读者都表示足够的尊敬。优秀的作品就存在着无限被人曲解的可能性。越是优秀的作品,越可能被人曲解、误解。中国有一部最有名的小说 《红楼梦》,几百年来每个人都在解释,越解释越糊涂。所以我觉得高明的小说家会把自己的思想深深地藏在他的故事里面,我今后要继续努力,争取写出充满矛盾和悖论的小说。”

  同时,莫言也认为,文学远比政治效果美好: “政治教人干嘛?打架,勾心斗角,这是政治要达到的目的。文学教人干什么?教人恋爱。我建议大家多关心一点教人恋爱的文学,少关心一点让人打架的政治。”

  【幽默集锦】

  吃人嘴软

  莫言曾在前天的演讲中说作家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写作。罗多弼特别害怕莫言对文学保持缄默,因而先发制人婉言对莫言说,“今天来到斯德哥尔摩大学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所以还是希望你谈谈社会、文学和世界观”。面对盛情的邀请,莫言难以推却,但他用幽默的方式作为开场白:“我确实可以不说话,但是中午吃了罗多弼请的很丰盛的午饭。吃了人家的饭,就要听人家的使唤,所以我要多说话。”

  阳春白雪

  在谈话中,莫言的警言妙句随手拈来,不过当他引用 “阳春白雪”和 “下里巴人”这对成语时,瑞典女翻译却为难地向他求救。莫言意识到文化的隔阂之后,再次机智地用诙谐的比喻化解了尴尬。莫言把成语转化为: “这就像有些人喜欢喝很高级的酒,有的人喜欢很低级的。”此后,女翻译迅速理解,并在翻译中对 “下里巴人”加以改进, “比如说可口可乐”。

  你幸福吗

  问答的最后,有名留学生将时下国内最流行的 “你幸福吗”抛给莫言,并死缠烂打式地要莫言说出幸福的源泉或者不幸福的理由。莫言先是笑着反问对方是不是中央电视台的,并借助脸上的笑容来说事, “我起码今天很幸福,因为有这么多的读者来听我讲话。我看到这么多年轻的脸上神秘的笑容,因此我幸福。”

  留瑞学生“红高粱快闪” 网友“看着看着流泪了”

  莫言微博感谢,被转发近2000万次

  晚报记者 朱静远 报道

  莫言前往瑞典领奖引发当地华人社会的极大热情,他们开展了各种活动向莫言表示祝贺。莫言在参加当地华人团体的午宴时就笑称,“有鸟飞过的地方,就有我们华人”。

  瑞典皇家工学院的博士生张弛参加了多场与莫言相关的活动,其中包括莫言的演讲。她还参与组织了瑞典留学人员庆祝莫言获奖的“快闪”活动。在接受晚报记者采访时,张弛表示,他们希望以一种欢快、愉悦的表达方式来表达祝贺和喜悦之情。

  “红高粱快闪”贺莫言获奖

  当地时间12月5日晚,在瑞典留学的中国学生和学者们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最繁华的“走廊”购物中心展开了一场极具中国特色的红高粱式“快闪”行动,向领取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表示祝贺。

  当天晚上,“走廊”购物中心内人头攒动,人们都在为即将到来的节日购置礼物。

  在购物中心一角的咖啡店里,一些顾客正悠闲地品着咖啡。两个穿着厚实棉服的中国男孩走进店内并与几位瑞典青年展开了一段有趣的对话:

  “您听过中国歌吗?您看过电影《红高粱》吗? ”

  “我听过中国歌。 ”

  “是莫言那个《红高粱》吗? ”

  “噢,对,我看过,但我不会唱! ”

  中国男孩随即拽下头上的帽子,露出两条白花花的羊肚巾,甩掉身上的棉服,露出了白羊毛坎肩,一刹那,稚幼的童腔高起,呼喝声盘旋而上“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往前走~,莫回呀头~”

  在购物者纷纷驻足之时,72名着白坎肩胯白麻裤,扎陕北白头巾系大红腰带的男子龙行虎步,边唱边向男孩聚集过来,“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呀~往前走~莫回呀头~通天的大路~九千九百~九千九百九呀~呼嘿~”。

  一段歌曲之后,所有的小伙子向同一个方向做出了火爆的 “航母style”手势。人们的目光顺着他们的手指看去,只见从扶梯上缓缓走下36位身着红衣、姿态万千的“九儿”,她们与手捧好酒的小伙子们齐声唱起《酒神曲》。

  大厅聚满了围观拍照的行人,有些观众开始打起拍子来。在一声声“好酒!好酒! ”中,两条红色横幅从背后高空垂下——“莫言高密心、抱得诺奖归”,“瑞典留学人员祝贺莫言荣获诺奖”。随后,参与者们悄然散去,消失在来往匆忙的人群中。

  网友热评“看了之后很激动”

  参与组织“快闪”活动的瑞典皇家工学院博士生张弛向记者介绍,组织“快闪”活动的初衷,是因为知道莫言将前往瑞典领取诺贝尔奖,“作为在瑞典的留学生和学者,我们感到特别高兴和自豪,希望以一种欢快、愉悦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我们的祝贺和喜悦。 ”

  张弛说,“快闪”是一种新的方式,而《红高粱》电影中的两首插曲《酒神曲》和《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则是载有中国风情、中国文化的歌曲。于是,他们想到把新潮的“快闪”和中国风的歌曲结合起来,让身在瑞典的中国留学生、学者们一起唱出来。

  留学生们从资料中了解到,《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一曲是取自于陕北风情,于是,“快闪者”的服装就选择了陕北的白羊肚巾和白坎肩。

  张弛表示,“快闪者”们冒着暴风雪赶到现场,都很“给力”,站在现场,心里感到十分震撼。

  在“快闪”结束之后,很多同学都在微博等社交网站上分享“快闪”的视频。网友们纷纷发表评论,对学子们表示鼓励。

  “有的人说看到视频的时候哭了;有的人说希望当时也在现场;还有人说,一开始看的时候很开心,但不知道为什么,看着看着就流泪了,”张弛说。

  张弛还收到在美国、荷兰等全球各地留学的中国学生对 “快闪”的支持,“他们说,看了之后心里挺激动的。 ”

  更让学子们感动的是,莫言本人也在腾讯微博上对瑞典学子表示感谢,并附上了“快闪”的视频链接,该微博的阅读量已经逼近2000万次,转播和评论数也已过万。

  几周前排队才拿到演讲票

  为了能参加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演讲,张弛在几周前排队才拿到演讲会的票。张弛说,她本身就是莫言作品的忠实读者,听过他的演讲后,感觉他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作家,“他用作家的视角‘讲故事’,其实渗透了很多他想说的话。每个人的解读可能不一样,可能需要读者从更多的角度去体会他的表述。 ”

  据介绍,莅临演讲会现场的很多嘉宾都是瑞典文学界、历史学界以及针对中国有深入研究的 “大腕”级人物。张弛前排坐的就是诺贝尔评委会的成员和一些著名翻译家,她身边坐的是一位著名的历史评论家,她身后坐的则是瑞典一家大学文学院的院长。

  “这些‘大腕’的到场也从另一个方面表达了瑞典社会对莫言和中国文化的关注,”张弛说。

  演讲并没有同声传译,在场的大多数瑞典嘉宾对中文并不精通,但众人聆听的场面却让人十分感慨——人们多数时间将专注的目光投向莫言,极少低头看稿。张弛表示,尽管知道他们并不会完全听懂中文,但在一种对于文学、对于创作者贡献肯定的目光里,听众的尊重感直指人心。

  “我个人很喜欢他在演讲最后所说的三个故事,我觉得他在故事中几乎蕴含了所有针对他的尖锐问题的回答,”张弛说,“但是每个人的理解稍有差异,可能每个人的解读也有所不同。我觉得这也正是他创作小说、讲述故事的原始的构想。 ”

  此外,张弛还在现场和到场嘉宾聊了一下。他们都觉得莫言是一位很棒的作家。有人认为,莫言是一位很好的“讲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中有一种中国传统故事中的魔幻力量,很能打动人心,而且瑞典人很喜欢他书中描绘强烈色彩时的冲击感。

  在大学演讲,上“中国课”

  北京时间9日晚9点,莫言赴瑞典名校斯德哥尔摩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半小时的演讲。

  斯德哥尔摩大学每年都邀请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演讲,这是一个“保留节目”。这所大学有悠久的中国文化、文学和社会的研究传统。而和莫言一起出现在现场的著名学者包括马悦然和罗多弼教授。

  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副校长卡尔·布雷莫致欢迎词,并向现场听众介绍莫言后,着黑色西装、扎着蓝色领带的莫言上场,开始朗读自己的作品——短篇小说《狼》。著名瑞典演员约翰·拉巴尤斯现场也用瑞典文朗读了莫言的这篇作品。

  莫言还拿自己开了个小玩笑:“我要学习这位先生 (约翰·拉巴尤斯)站起来读。但是我不管是站着读、还是坐着读,都没有他读得好。 ”

  此后,莫言开始朗读小说《生死疲劳》中,西门闹被蓝脸小鬼押着转生回到人世变驴的节选。当他读到西门闹从在土路上看到“胶皮轮子冒着烟”的马车一直到自己被小鬼一推变成 “四蹄雪白”的驴以后,全场掌声雷动。

  另据张弛介绍,当天,驻瑞典使馆教育处还开设了一堂特殊的“中国课”,邀请斯德哥尔摩等3个城市中27所中小学、大学的700多名中外师生,其中近600名为学习中文、研究中国项目的瑞典学生和老师。这堂“中国课”包括讲课和观看中国电影《红高粱》,特邀授课教师正是莫言,他还会接受学生和老师的提问。

(责任编辑:肖亭亭、许心怡)

相关专题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