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热”何时能成“文学热”--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媒体联播

“莫言热”何时能成“文学热”

张中江

2012年12月12日09: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北京时间12月11日凌晨,2012年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隆重举行。0点16分许,中国作家莫言正式领取了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并在随后参加了盛大的诺贝尔晚宴。图为莫言在诺贝尔晚宴上致辞。

  中新网12月11日电 题:别再只关心莫言衣服 让文学回归文学

  作者 张中江

  北京时间11日凌晨,莫言身着他漂亮的燕尾服,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诺贝尔奖证书。至此,关于“莫言穿什么领奖”的争论,终于可以画上句号。

  在这一世界性的文学奖项领奖台上,终于出现了中国籍作家,无疑令国人振奋。但让人有些无语的是,在由此引发的热潮中,领奖穿什么、奖金怎么花,这类细枝末节的问题,竟然成为莫言行前备受关注的话题。在媒体上,对莫言文学成就的报道,让位于衣食住行。在他的家乡,游客以从其老宅中拔一棵萝卜为荣耀。关注热点如斯,不知是文学之幸,还是文学之悲?

  莫言获奖后,他多部作品的责编,也是同为作家的《收获》杂志副编审叶开,在微博上贴出了自己的工资条(指基本工资),每月实发两千元左右。微博还配以文字说明“鄙人博士学位,二十年工龄,著名小编,自认为配拿这工资。另每月单位有3000元绩效奖金”,一时间引来众多热议。如此一个数字,与中国最好的文学编辑放在一起,令不少人颇为触动。

  作家生存境遇究竟是怎样的?据媒体报道,在稿费几十年未有提高的情况下,多数作家很难靠写作谋生。而曾经培育过诸多名家的纯文学期刊,则举步维艰,或停刊,或转型。侥幸存活下来的,发行量也十分有限。尽管“拯救文学刊物”的声音屡见报端,但现状一直未有实质改变。除开寻求扶持和刊物自身的因素,读者流失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碎片化阅读流行的当下,人们越来越没有耐心去读一本好书,更多的是浅表性、消费性的阅读。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曾呼吁,媒体应将文化版和娱乐版区分开,不要混在一起。可是,几年过去了,文化新闻依然蜷缩在娱乐版面中,用“苟延残喘”来形容亦不为过。而且,除了莫言获奖,最近几桩大的作家新闻,不是被打,就是绯闻,或者是从台上被轰下来,都和文学没多大关系。以至于乍看之下,让人以为翻到了社会版。无怪乎曾有人说,一旦报纸需要砍掉版面,领导首先想到的就是文艺副刊。文学的媒体生态由此可想而知了。

  当作家的创作难以得到回报,媒介传导的渠道又不通畅时,文学的力量怎样才能直抵人的内心?这些,才是莫言获奖应该带给人的思考吧。

  莫言本人也说过,希望“莫言热”变为“文学热”,公众对自己的关注尽快变成对文学、对作家的关注。诚如斯,善莫大焉。

(责任编辑:实习生覃巧云、许心怡)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