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特琳(资料图)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在此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南京城内30万以上的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被日军残杀,并发生强奸事件两万多起,三分之一以上的建筑被毁,财产损失不计其数。昨日,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5周年。
近日,媒体聚焦一位外籍人士——魏特琳,电影《金陵十三钗》原著作者严歌苓写作的灵感就来自《魏特琳日记》。
明妮·魏特琳,那时是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育系主任兼教务主任。南京沦陷期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大部分师生都撤退到后方,自愿留下来的4名教师和11名职员组成了留守委员会,魏特琳任代理校长。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是专门收容妇女儿童的难民所,最多时避难者超过1万人。
1937年12月24日,西方人眼中的平安夜。这一晚,魏特琳在日记中写道:“再过一天就是圣诞节了。我被叫到办公室,与日本某师团的一名高级军事顾问会晤……他要求我们从1万名难民中挑选100名“妓女”。他们认为,如果为日本兵安排一个合法的去处,这些士兵就不会再骚扰无辜的良家妇女了。当他们许诺不会抓走良家妇女后,我们允许他们挑选……过了很长时间,他们终于找到了21人。”
这几行文字,在2005年被华裔女作家严歌苓看到,发酵成小说《金陵十三钗》:13名妓女自愿代替女学生充当日军慰安妇。
因为患上严重的忧郁症,1940年5月14日,魏特琳离开南京回美国治病。1941年5月14日,在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打开了厨房的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年,她55岁。
魏特琳墓碑上写着“金陵永生”四个字。 (据新华社、《北京日报》报道)
集会
昨日,南京举行国际和平集会悼念南京大屠杀30万同胞遇难75周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及遇难者家属代表在集会上向遇难者默哀。
悼念
13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向远松手捧遇难亲属照片参加悼念仪式。
铁证
12月13日,来自日本的大东仁先生(左)将收集的南京大屠杀铁证《山本部队杭州湾登陆以来在中国的战斗成果表》,赠送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新华社发
祈祷
12月13日,日本僧人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遇难者名单墙”前敬香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