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学习繁体字不宜做强制要求--文化--人民网
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时效性强新闻)

评论:学习繁体字不宜做强制要求

2013年02月20日14:32    来源:山西晚报    手机看新闻

  2月16日下午,“理论家新春走基层”活动来到北京市东城区东华门街道,专家与社区居民讨论基层文化建设和北京文化。北师大教授万安伦表示,现在很多年轻人不认识繁体字,不利于文化传承,“我建议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加入繁体字,让孩子们从小学习认识繁体字”。

  这并非是第一次有人建议恢复繁体字教育。近年来,有关恢复繁体字、重视繁体字的建议、呼声更是不绝于耳。前几年,宋祖英、关牧村等21名文艺界政协委员也曾联名递交了《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建议让孩子们把握住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曾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被称为“千分大考”的复旦水平测试,语文第一题就是辨别繁体字书写错误,让不少考生干瞪眼。武汉大学国学班招生考试,也传出考生们被满纸繁体字考题吓蒙的消息。

  针对恢复繁体字教育的建议,教育部原副部长章新胜曾明确回应:“教育部得依法行政,语言文字有法。”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则表示,简化字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进步,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全民素质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应该承认,在与海外华裔、港澳台同胞交流,在书法、艺术作品中,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繁体字仍然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并不意味着需要在中小学课本中加入繁体字,强制学生学习繁体字,更不是恢复繁体字。因为繁体字的笔画结构比较复杂,其认识与书写都不太方便。经过几十年时间的推广、普及,简体字因为辨认、书写方便、节省时间,早已为社会接受、认同。现在,在一般场合已经不再使用繁体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文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规范汉字表内也有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照表,并不影响公民在特殊情况下辨认、书写繁体字。

  如果大学在汉语、历史等专业学生中开展繁体字教学,如果有人出于工作、学习与古文化研究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自己主动学习繁体字,都另当别论。但是大学教授建议在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加入繁体字,让孩子们从小学习认识繁体字,一刀切恢复繁体字教育;大学让学生辨别繁体字的书写错误;大学考试试卷上满纸都是繁体字,政协委员不遗余力推销繁体字,岂不是与推广规范汉字的初衷背道而驰?请问这些专家教授与政协委员,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到底该写简化字还是繁体字呢?

  尽管学习繁体字对传承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并不认为,繁体字就是传统历史文化的精华,更不认为恢复繁体字教育就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不二法门。现在,时代变了,文字书写也应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审美理念,不能总想着“复古”。我国从甲骨文开始,汉字经过了数千年的嬗变,才演变成了繁体字。按照某些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的逻辑推算下去,我们学完繁体字,是否还要从故纸堆里翻出甲骨文来学习?因此,我的观点是,教授的建议不能充满甲骨文思维。学习繁体字应由个人兴趣与工作学习需要说了算,根本不必上升到全民学习、在中小学课本强制植入繁体字的高度。

(来源:山西晚报)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