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於
汪精卫1910年曾有过“银锭桥埋炸弹谋刺摄政王载沣”的故事,当时震动中外,现在知道的人也不少。然而,银锭桥这个地点却是错了的。
掌故家张次溪(江裁)1930年代曾撰文提到谋炸案,地点本依通行说法写为银锭桥,却发现另有埋弹于甘水桥一说,且二桥相距甚远。遂去询问汪精卫本人,汪只“漫应曰银锭桥”,疑问未得解决。
为此事,张次溪1943年特从南京写信询问北京掌故家刘振卿。刘氏本不愿多谈,初回信颇搪塞;后经催问才函告详情:原来载沣上朝是经过一座小石桥过甘水桥而转入鼓楼西大街的,下朝常改道,但也途经小石桥;路线绝不经过银锭桥。故甘水桥旁的小石桥才是埋炸弹之处。当年破案时,他还在此围观过。
张次溪将探讨此事的书信编为《北京庚戌桥史考》一文,论定谋炸案实发生在甘水桥旁的小石桥,非银锭桥。惜此文撰于汪政权时期,颇有为“汉奸头子”张目之意,此后便难寻了,以致银锭桥之说再度谬传。今天看来,此文政治上虽不可取,但史实的订正却不可漠视。
汪精卫“漫应曰银锭桥”,说不清具体情况,这也不难解释:当时埋炸弹由黄复生、喻云纪二人专任,汪只负责引爆。既未亲与埋弹,当然说不清埋弹细节了。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