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父母在身边耳提面命、嘘寒问暖,小小年纪就要像候鸟一样辛苦奔波,在很多地区,像梁海瑞这样的留守娃在书桌前坐得并不安稳。
留守娃进城学习为何这么难?这拷问的是农民工流入地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早在2003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规定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但事实上,由于增加教育资源要花费大量资金,农民工又不是本地市民,难出政绩,不少地方政府对此相当消极。
“三轮车安全性差”、“更让人担忧的是教学质量”,海瑞父亲的一席话,道出了众多农民工内心的隐忧。将心比心,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给农民工子女一个公平的教育机会,是政府应尽的公共服务职责。大新县优化教育资源,让留守娃在城里上学,让一部分在县城工作的农民工免受了骨肉分离之痛,也让一些在更遥远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少了些牵挂。
大新县的做法,无疑值得一些地方政府反思和借鉴。盼望有朝一日,每个农民工子女都有一张安稳的书桌,不再因为父母在城市打工而辛苦奔波。
《 人民日报 》( 2013年09月23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