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世纪50年代,全国共有剧种317个,20世纪80年代初有367个,近年来剧种数目急剧减少,现有剧种200多个。”这一数字让举步维艰的地方戏曲剧种和木偶、皮影、曲艺等艺术门类的保护问题显得极为迫切。文化部表示,将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剧目创作给予资助,采取多种方式对地方戏曲人才进行培训,尽力抢救和保护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文献和文物。
“20世纪50年代,全国共有剧种317个,20世纪80年代初有367个,近年来剧种数目急剧减少,现有剧种200多个。”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近日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以及全国曲艺木偶及皮影戏优秀剧节目扶持评审结果发布会上公布了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
针对近些年举步维艰的地方戏曲剧种和木偶、皮影、曲艺等艺术门类,文化部出台了《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和《文化部关于扶持全国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优秀剧(节)目的通知》,根据各地申报,近日,文化部公布了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以及全国曲艺木偶及皮影戏优秀剧(节)目扶持评审结果。最终,中国评剧院、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广东粤剧院等演出32个剧种的39家院团确定为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木偶剧《天鹅湖》等25个大型、8个中型和51个小型曲艺、木偶剧、皮影戏作品为扶持剧目。
文化部副部长董伟表示,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以五年为一个周期, 文化部将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剧目创作给予资助,采取多种方式对地方戏曲人才进行培训,尽力抢救和保护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历史文献和文物,举办有影响的地方戏曲展演及表彰活动,并将对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赴境外演出和艺术交流活动给予补贴。同时,文化部还将借此向全国地方政府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出一个信号,对于地方戏曲以及曲艺、木偶、皮影戏艺术,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甚至是必要的资金保障。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茅威涛表示,“在政府扶持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传统戏曲艺术必须自身求变的紧迫性,应当客观地看到,传统艺术与市场需求不是一对矛盾,我们反对‘娱乐至死’被标榜为‘唯一’价值,但‘观众是上帝’同样也是市场的不二法则。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科学运用政府扶持与市场接轨的双重标准,直接关系到一个剧种一个剧团的生存与消亡。”为了让传统文化走出“博物馆”阴影,2015年年底至2016年年初,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坐落在杭州西湖边宝石山下,政府投资3亿元建成的越剧艺术中心将正式启用。茅威涛说,“我们的愿景是依托政府扶持,借助市场化管理,将越剧的驻场演出、学校教育、境内外巡演融为一体,用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把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全面转型升级为继‘西湖’、‘龙井’之后,又一张属于杭州但又跨越杭州的文化名片。”(记者 郭佳)
(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