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昆曲传承创新:走小步,不停步
岁至隆冬,朔风凛冽,而首都菊苑却春意融融,姹紫嫣红。《牡丹亭》、《长生殿》、《红楼梦》、《西厢记》等来自全国7个昆剧院团展演的9出优秀剧目扮靓了首都舞台,给首都人民带来了美的感受。台上生气勃勃、青春靓丽,台下一票难求的人气和那一张张青丝掩过白发的笑颜,令我这个戏剧界的老兵感慨万端。曾几何时,“不惜歌者苦,但悲知音稀”,号称全国昆界“七百壮士”为昆剧的命运苦苦坚守的悲壮场面不见了,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确立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出现了四个显著的变化:
其一,昆剧在当代文化生态中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它的文化价值取得了较普遍的社会共识,它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丰厚承载和作为“百戏之祖”对中国戏曲美学体系的确立赢得了更广泛的尊重和关爱。
其二,各级政府和有关文化部门对昆剧保护、扶持的力度加大了,有关政策得到了落实,各院团的物质条件和生存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其三,昆剧从业者们的自信心更加增强,工作热情更为高涨,师生相敬、传道授业,青年演员迅速成长,老、中、青三代兼容的艺术队伍充满了活力,创作和演出的剧目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其四,开阔了演出市场,赢得了新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历时9天的9台大戏,场场爆满,甚至一票难求,凛冽的寒风,拥堵的交通,都阻挡不住人们观剧的热情,这是多年以来很少见的。
此次展演的主要由中青年演员担纲的9台大戏,其中《长生殿》、《雷峰塔》、《西厢记》、《牡丹亭》、《十五贯》、《白兔记》、《张协状元》7部作品是对传统剧目的整理、加工、改编,既保持了原剧的立意、情节、人物与风格,又加以新的艺术处理和舞台呈现,充盈着时代的神韵与美感。北方昆曲剧院新创演的《红楼梦》,将这部世界名著、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相当完美地全景式展现在戏曲舞台上,前无古人,必将在昆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团新创演的《梁祝》,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优美故事搬上了昆剧舞台,中规中矩的艺术呈现,恪守了昆剧的美学规范。由此,我们既看到了国家关于昆曲抢救、保护、继承、发展文艺政策的贯彻执行,又看到了中青年演员的茁壮成长,可喜可贺。
虽然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但要振兴几起几落、命运多舛的昆曲,尚任重而道远。表演队伍仍需进一步健全(生、旦、净、末、丑)壮大(人员的适度增加),文化素养、技艺水准进一步提高,编、导、音、美、研究人员亟待充实与培养。亟须造就一批新生代的名编、导、音、美和表演艺术家。就今后的剧院和剧目建设而言,在以下几点上尤应更加清晰与着力:
其一,继承与创新。当前首先要强调的还是继承。昆曲的遗产太丰厚了,主要以昆曲演出的明传奇本戏留存至今的就有《六十种曲》,留传下来的折戏有几百出。而当今舞台经常演出的本戏不过十几出,折戏不过几十出,这远远不够,应当有计划有安排地继续挖掘、整理、改编演出。像《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之作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有些剧目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记忆或作为教材应保留其原生状态。在传承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创新,一是传统剧目要适应新时代的审美趋向,二是要创造一些新作品,应为后人留下新的遗产。但这种创新一定要遵循昆剧的美学原则,要有别于某些新兴剧种和地方戏,要循序渐进,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
其二,昆曲是一家,全国一盘棋,7个院团之间应进一步加强联系,紧密团结,工作上相互支持,艺术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借鉴吸纳,7个院团艺术上互相交融是一种必然趋势。
其三,要保持乃至强化各自的艺术特色。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俗称南昆、北昆、湘昆、永嘉昆的7个院团不仅是不同的所在地,而且拥有不同的艺术特色,7个院团既互相学习又保持各自的艺术特色和新的增长点,更有益于昆剧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