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剧院建设现状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2014年03月01日07:3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剧院建设现状引发的思考与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不断提高,演出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今剧院已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近20年来,全国各地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各式各样的大剧院,其中不乏好的建筑,但在文化利好政策的驱使下,因盲目跟进而产生的诸多问题也日益显现。

  文化需求高涨剧院数量不断增加

  以我国目前建成的大剧院为标准划分,我国剧院发展史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年以前。从50年代开始到60年代,国内演艺建筑建设处于停顿状态,均为原有或改建的剧院或影院。这个时期我国一共有24个剧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7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国演艺建筑和声学设计技术属于起步阶段,这个时期较为典型的剧场有北京天桥剧场、广州星海音乐厅等。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后,在改革开放方针的贯彻落实下,我国文化建筑建设领域迎来新的历史时期。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上海大剧院,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国际水平的现代化剧场,正式翻开了我国现代化大剧院建设新篇章。自上海大剧院之后,全国各地掀起了大剧院建设的热潮。

  第三阶段自2000年至2010年间,东莞玉兰大剧院、武汉琴台大剧院、武汉琴台音乐厅、青岛大剧院、国家大剧院等的建成,标志着国内第二代剧院建筑向声学、技术和艺术高峰攀爬的过程。但因为这段时间我国没有掌握剧院建设的核心技术,加上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形象工程而盲目建设剧院,导致这一段时期建成的剧院质量良莠不齐。

  第四阶段从2010年至今。以广州大剧院和甘肃大剧院为代表,在建筑艺术、建筑声学等方面达到了我国剧院建设的新高度,这一时期也是我国剧院建设的一个高峰期。这段时期一共建成了11个剧院,目前在建的有21个。

  剧院建设的两大突出问题

  对于我国剧院建设的质量,据《中国质量报》调查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建成的大剧院中,超过1/3的剧院不能满足专业演出需求,1/3的剧院存在较大的质量缺陷,仅1/3的剧院达到设计标准,70%的不合格率对我国社会财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整体而言,好的剧院不多,剧院建设质量值得担忧。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功能缺陷,二是声学缺陷。

  在功能缺陷方面,据中孚泰剧院专家团队访美反馈信息中可以看出:在美国,1800座剧场及配套功能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造价5200万美元,功能相当我国3万至5万平方米、投资6亿到10亿元的剧院。之所以二者之间差别悬殊,主要是功能设计上没有实现集约化。在美国,1万多平米的剧院里,可以分布几十个200至300平方米的小音乐厅、小剧院。有些几百平米的音乐厅,设计的场所却可以容纳1000多人。有的音乐厅不仅可以作为音乐厅,也可作为人们举行派对的场所。

  在剧院设计标准方面,我国剧院在建筑声学上的缺陷较大。剧院设计不仅要追求造型之美,更应该注重声学运用,大剧院的声学设计在工程建设中占有主导地位,目前相当数量的大剧院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声学指标不达标。

  建设难 运营更难

  相对而言,中国经营成功的剧院为数有限,大型的、优秀的剧院管理机构屈指可数,中国大部分剧场处于维持或艰难运营的状况。未来如何运营,已成为我国各大剧院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演艺内容供应不足和缺乏科学的现代剧场管理,是大剧院未来运营的两大挑战。

  与大剧院的建设热潮相比,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演出市场并不是非常成熟,对于一个1000座以上的剧院而言,每年需要上演200场以上剧目才能保证正常运营,而一些建在城市新区的剧院,由于剧场选址及交通、人流和周边配套等诸多原因,已给后期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国内有几个建在城市边缘的剧院,造价同样是上亿元甚至10多亿元,但一年中只能勉强演出四五十场,根本无法靠演出生存。

  只有高水准的管理才能够不断吸引优秀的演出节目,才能支撑起大剧院的舞台,如国家大剧院、上海大剧院建成后,由于管理有方,使两个剧院成为世界优秀节目的大舞台;而保利剧院管理公司利用原有的演出经营优势,通过直营的方式,与全国多家大剧院共享演出资源,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我国已经涌现出如此多的剧院,未来我国的剧院如何逐渐建立现代经营和管理体系,获得经营上的成功和财务上的平衡值得深思。

(来源:中国文化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