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正在悄然改变我们城市的面貌。但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忘了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尤其做新建筑不能急功近利,因为今天的建筑或许就是若干年后的文化遗产。”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省文化厅副厅长李修松认为,当下城市建设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相互协调仍有许多问题。
李修松说:“城市建设发展中,一定要保留城市的历史记忆。”保留城市历史记忆,是把反映一座城市发展脉络和历史的老街巷、老民居、老字号保留下来,让人来到这个城市,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底蕴和品位。“但是,现在的很多地方的‘历史记忆’,在改革开放后被拆除。很多城市管理者还一度把‘城市历史记忆’当成是阻碍城市建设和取得更多城市建设资金的阻力。”他说,这些都是短视行为,是对城市和后人极不负责任的。
李修松特别强调新建筑也要能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为了让后人能触摸到今天的历史,在现在城市建设的大好机遇下,每一栋建筑,都要抱着对未来负责、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现在的问题是,千城一面,城市里所有房子都是盒子式、高层。“那些没有艺术品位、没有文化内涵的建筑,从长远看,最终只能是建筑垃圾。”他说。
如何避免“建筑垃圾”,李修松认为城市的建筑规划最重要。“做规划,不能一任领导一个规划,随意改变。”他说,在西方国家,规划就是法,一旦规划下来,继任管理者要持续下去,有的规划需要长达上百年来实施。(刘修兵)
》》点击查看李修松委员独家视频访谈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