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评论:太平间之乱再证公益缺失之患

2014年03月18日15:38    来源:羊城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论:太平间之乱再证公益缺失之患

  据媒体调查,医院太平间消费往往带来暴利。殡仪公司表示,医院太平间每个站根据业务量大小配备人员,小站每月上缴四五万元,大站每月上缴数十万元。高消费的背后,是寿衣、花圈等殡葬商品的高价销售,急救人员每送来一具遗体,太平间会给他们一两千元的“中介费”。(3月17日《新京报》)

  太平间管理和收费之乱,可谓“老问题新现象”,虽然为公众所诟病,也屡被媒体曝光,但似乎并无改善的迹象。而乱象频现的背后,则是整个行业的公益性出现缺失,也让民众“死不起”的喟叹越来越多。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很多人却以“市场规律”来进行解释,却不知道越是成熟的市场,越有一套有章可循的规范,定价自由权也有一定的行为边界。

  公益性的实现取决于公共责任的落实度。就太平间行业的管理来说,出于经济利益的对外承包,本身就为公益性缺失埋下了隐患。如果再加上“一包了之”之后的放任自流,出现乱象就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加强行业的管理与秩序规范,虽属于次优选择却也是有效路径。

  太平间收费标准,其实并不缺乏相应的价格指导,各地的卫生主管部门或者价格部门,或多或少都应有一个价格指引,不可能随意收取,漫天要价。在此基础上,如何实现公益性回归,从源头上堵死乱收费和获取暴利的冲动,当为治理乱象的优先选择。一是必须建立相应的行业规范,明确必要的管理主体,解决时下“多头管理”的体制问题,让一个责任主体真正将其管理起来;二是要加大公共投入,弥补公共卫生经费不足,收回相应的管理权限,用政府财政购买服务的办法,让其逐步回归公益;三是要加强价格监管和行业规范,对于乱收费的行为要依法打击,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四是要打破行业垄断,让民营资本全面介入,引入竞争机制,改变时下“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压缩霸王条款存在的空间。

  当然,畅通救济和维权通道,让侵权者受限制,让被侵权者受保护,都属于实现公益性的题中之意。太平间之乱再证“公益缺失猛于虎”,也是对公共责任取向的有效检验,只有把民生和民利放在第一位,公共政策才不会走偏,行为执行才不会缺位,治理效果才更符合大多数人的期待。堂吉伟德

(来源:羊城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