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陕西农民收集古董农具50余件 缘于感恩祖辈(图)

2014年03月20日11:08    来源:西安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陕西农民收集古董农具50余件 缘于感恩祖辈(图)

一有闲暇秦福涛就开始摆弄自己收藏的各种传统农具 (记者 杨力 摄)

  播麦种用的耧、蒸馍用的大笼、称物用的量器、纺纱织布的机器……走进秦福涛的家,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史的农具摆满了两间屋子,这些刻有历史烙印的农具,似乎在静静地诉说着一段段记忆。

  今年53岁的农民秦福涛,家住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钟情于收集“古董”农具的他,心中有个朴素的愿望——“这些农具记录了祖辈们的勤劳与智慧,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历史,让孩子们从小学会吃苦耐劳,勤奋上进。”

  收集农具,缘于对祖辈的感激

  秦福涛祖籍山东省高密县,100多年前,他尚在襁褓中的祖父随家人从高密迁至阎良。和秦福涛一样,三合村现有村民300多户,大部分都是山东移民。

  “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出门办事都开私家车。可我计算过,我开车跑几十分钟的路程,我的祖先们可能要奔波好几天。”秦福涛感慨地说,为了给后代寻找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祖先们曾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这些农具就是历史的见证。

  秦福涛告诉记者,看到这些曾为创造美好生活作出巨大贡献的生产、生活用具逐渐被人们淡忘,他便萌发了收藏古农具的想法。多年来,他奔波于阎良及周边的“山东村”,走村串户搜集旧农具。目前,他已拥有各种古农具和生活用具50余件。

  藏品丰富 堪称乡村农具的小“百科全书”

  “每一件农具都烙印着我们先辈们的聪明才智,所有的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就是我们乡村农具的百科全书。”秦福涛如数家珍,给记者仔细介绍着自己的藏品。

  “这是皮轮车,也叫独轮车,中间放上粮食,旁边还可以坐人。过去娶媳妇也用这车子,相当于现代的小汽车。”“这是100多年前我们祖先从高密带来的花馍模子,寿桃形的、蝴蝶形的、金鱼形的,全是手工雕刻”……听着秦福涛的介绍,看着一件件藏品,记者眼前不由浮现出一幅幅农民辛勤劳作的画面。

  记者了解到,一些收麦用的风车等藏品,在秦福涛收集时已经散架,他便自行研究、修理、重组,基本恢复了原貌。曾有人出高价购买,秦福涛坚决不卖,“我收藏这些不是为了钱。我想在村上建一个古农具展览馆,让这些古董‘活’过来,用他们筛麦、磨面、烙饼,让村民参观品尝,让更多人了解农具背后的历史文化。”■记者 王燕 实习生 李萍 通讯员 冯长涛

(来源:西安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