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评论:学者雷语因参不透人文精神

2014年03月21日10:13    来源:解放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评论:学者雷语因参不透人文精神

  哪个行当,似乎都需要一点人文精神的。学者应该也不例外。不过,有些时候,学者们的表现往往并非如此,让人大跌眼镜。比如,3月8日,在马航客机失联后,某学府一位公共外交和国际传播专业青年学者在电视上就说,此事是“考察我们的外交工作的一个非常好的实战”。

  这当然引起许多人的反感和愤怒。因为恰是在那个时刻,最应该关注的是航班上的“人”。所以有人说,这样的学者缺乏起码的人文精神。还有人说,“如此狭窄视野的人,怎么能做得好学问?”更有人尖锐地说,“真担心这样的人以后成为外交政策的制定者或执行者。”

  坦率讲,这位学者的话确实有点伤人,言语背后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一种漠视。至少在此君的意识深处,生命的价值是向后排的,功利性的表达是前置的。这已经远远不是“专业知识取向优先”或者“图一时嘴快”所能解释得了的。

  其实,类似的人文精神缺失,在学者队伍中并不鲜见。比如,针对雾霾,有专家就说:“老百姓吸新鲜空气要纳税,不能总想着呼吸新鲜空气却不付出代价。”再比如,针对李某某案,有教授就宣称:“强奸陪酒女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小。”

  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可能是人的良知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活着,都有价值,都有意义,而且原则上是平等的。庄子的“齐物论”,隐约暗藏着人与人之间价值尊严的平等。庄子甚至认为,人世间的纷争起源于人与人之间不能“齐物”。这是非常有道理的。

  作为学者,本应该是最讲究人文关怀的,毕竟学界相对单纯,学术研究的超功利性与济世情怀正反相承,以及学者的道德人格。但学者似乎也难以免俗,雷语频出,捉人眼球的背后,是利益驱动、自我张扬,抑或是书呆子气,但说到底还是学养的匮乏,而学养之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文精神的修为。

  今天的社会和过往有很大的不同。以前做学问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十年也许是快的,还有几十年默默勤学却碌碌终生的。《儒林外史》中反映的世态颇为真实。现在不同了,尤其是借助媒体这个平台,许多学者很容易一夜成名。且不说做学问的水平如何,单就做学问的条件而言,已是质的飞跃。但问题也来了,越是这样学术快餐的时代,越是这样学者明星化的年代,学者的发声更应该慎重、小心并严谨。以前,学术是圈子里的事儿,现在,学术是面向公众的事儿。这两者性质截然不同。面向公众,就得接受监督、面对质疑、承担责任。

  所以,越是在今天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对于学者而言,越是要提起“人文精神”这根弦。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对人的生命的尊重,也只是人文精神比较浅的层面,真正的人文精神绝不只是面对个体生命抱以同情与怜悯的态度,而是开放社会条件下主流、传统及多元价值观的尊重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许多人来说,包括学者在内,做到前者并不难,做到后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而为什么许多学者会在后者上栽跟头,就是因为他们要么是人文精神的真正缺失,要么是根本没有参透现实社会真正的人文精神是什么!王多

(来源:解放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