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政德当年在制作《知音》雕像时的工作照 记者彭年 翻拍
坐落在古琴台里的《知音》雕像 记者彭年 摄
“高山流水遇知音”,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闻名海内外。《知音》雕塑位于汉阳古琴台景区内,雕塑东向龟山,北临月湖,以独特的造型、新奇的构思成为景区的标志。
《知音》为雕塑家刘政德于1981年创作。近日,记者来到刘老家中,请他回忆创作《知音》的故事。83岁的刘政德精神饱满、思维清晰,言语中充满兴奋和自豪。
雕塑风格曾被指“搞形式主义”
说起《知音》雕塑,就不能不谈刘政德的雕塑风格。几十年来,他以极具个人特色的造型方式在雕塑界独树一帜。大块面、简洁的几何形,硬朗有力的线条,营造出敦实厚重的形体。《知音》正是刘政德典型风格的代表作。然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的艺术风格并不被认可。
“中国的雕塑应有自己的风格。”刘政德说,他的雕塑风格创始于1959年,融合了西方古典雕塑的团块感与中国艺术简练且具装饰感的线条,同时体现了中国画论中“宁简勿繁”、“以静写动”、“宁拙勿巧”等思想。
建国初期,现实主义写实风格是国内雕塑的主流,刘政德的个人风格显得相当另类。“文革”时期,他的作品饱受批判,被指“搞形式主义”,作品内容恶劣,形式丑陋。
刘政德说,《知音》让他的艺术风格首次呈现在公众眼前,将风格“揣”了22年后,终于在古琴台实现了。
为“知音”加入“第三人”
上世纪80年代,古琴台景区当时是汉阳工人文化宫。1981年,文化宫负责人找到刘政德,请他为文化宫创作一个《知音》雕塑。
接到任务,刘政德感到突然,也很兴奋。“当时,城市雕塑大多以歌颂工人、反映社会建设为主题。让我做一个历史文化题材的雕塑,出乎我的意料。”
刘政德在汉阳工人文化宫临时搭成的一个工棚内,开始了创作。他查阅大量资料,深入研究知音故事背景。他发现,当时表现“知音”的作品不少,但大多都是一人抚琴,一人旁听的格局。“这种千篇一律是因为艺术家没有足够推敲形式,没有充分地表现这个故事的内涵。”
刘政德构思了一种绝无仅有的形式:俞伯牙与钟子期相对而立,紧握双手,表现出两人觅得知音后激动的心情。“但是,琴不能没有,放在哪里?这是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刘政德在两个“主角”旁边设立“配角”,一个女琴童手抱古琴,站在一旁。
“从故事本身来说,加入琴童形象合情合理,并不突兀。而且琴童与另外两人产生距离对比,从而形成装饰性美感。”刘政德说,这样的构思将故事表现得更生动、富有情感,也更贴近故事的中心。
希望重做《知音》替换原作
刘政德回忆,曾有一段时间,年轻人都喜欢到雕像前拍结婚照。一家美国华文纸媒还曾报道《知音》雕像落成的新闻。
《知音》之后,刘政德于1987年在东湖风景区寓言雕塑园完成了《三个和尚没水喝》、《盲人摸象》、《叶公好龙》、《射手和卖油郎》等8座雕塑。这些雕塑多次获得国内各种艺术奖项。
在刘政德家中,记者看到《知音》各种不同大小、材质的小样。“《知音》雕塑还是留有遗憾。”刘政德说,《知音》在细节上还不够完美,原作以水泥为材质,很难长久留存。
刘政德对记者表示,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有机会重新制作一尊花岗石材质的《知音》,替换自己原来的作品。
档案
古琴台《知音》雕像
创作者:刘政德
创作时间:1981年
落成时间:1981年
记者宋磊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