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69岁老人自建烈士纪念碑 奔波3年筹款15万(图)

2014年04月01日15:48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69岁老人自建烈士纪念碑 奔波3年筹款15万(图)

为了这座纪念碑,杨文华查找了大量资料。记者 姜静 摄

  老人亲手撰写碑文

  昨天,记者来到高邮市临泽镇朱堆村,在路边随便问一个村民,都可以清楚地告诉记者,该如何到达纪念碑。来到纪念碑前的小广场上,记者见到了69岁的杨文华老人。“从退休后开始,我花了好几年时间,都在忙着查询我们村烈士的资料”。

  记者看到,这座纪念碑高3米,宽0.9米,上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已有20位烈士的姓名和生卒年月刻在了两侧的墙上。在最右侧,则是一段“烈士碑记”:“子婴河畔,哀思长叹,官河成垛,九雄男汉,回溯往事,胸涌波澜……”杨文华告诉记者,这段烈士碑记是他为纪念烈士写的。

  在纪念碑前面的路边,一块“高邮市临泽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牌子,很是醒目。志愿者郭长喜告诉记者,这里就是一个没有院墙的红色教育基地。“我们希望给年轻人一个纪念烈士、学习烈士精神的地方。”

  奔波多地寻找英雄资料

  说起立纪念碑的初衷,杨文华很是感慨。他告诉记者,临泽镇处于宝应、兴化交界处,是苏中知名的革命老区,曾发生过几次大的战役。“有很多烈士,在临泽镇的资料上连名字都没有,甚至有一些烈士,在高邮都没有名字。但我找到了这些烈士的资料。”

  “烈士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应该为烈士们做点事情。”杨文华说,他觉得应该为革命先烈树碑立传,让他们的精神发扬光大,一代代传承下去。杨文华说,从2010年夏天开始,耗时三年,他先后赶赴南通、海安、东台、兴化、宝应等地,搜集先烈的资料,并整理、撰写了近2万字的先烈材料。目前已整理好朱堆村20位烈士的资料。

  有一些人,根本没人知道他们是烈士,甚至连他们的后代都不知道。“潘步楼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有一个木匠,到我们村来买木材,无意中说起有个亲戚叫潘步楼,就是这个村子里的人,是烈士。”杨文华说,知道这个消息后,他就开始查找资料,终于找到了潘步楼的事迹,“英雄不该被遗忘”。

  几年来,杨文华自掏腰包,花费了三四万元,“只要能为先烈们做点事情,我花费这点钱是值得的。”

  建纪念碑感动无数人

  “一个60多岁的老人,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建烈士纪念碑上,这是非常难得的,他感动了很多人。”村民们告诉记者,老人为了建纪念碑花费了很大的心血,刚开始是他一个人在做,后来陆续有志愿者加入。

  杨文华告诉记者,不少人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纷纷伸出了援手,有的前来帮忙,有的送来了捐款。“连村里的一些低保户、残疾人,都给我们送来了捐款,让我非常感动,这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和支持。”杨文华说,目前包括他在内共有219名志愿者,2012年8月15日,纪念碑开始动工建设,当年9月19日,举行了落成仪式。在建这座纪念碑时,很多志愿者不求回报,主动过来帮忙干活。

  “我们共筹集了约15万元,其中8.6万来自政府,其余均来自志愿者捐款。”杨文华说。

  已纳入爱国主义教育版图

  记者发现,对于这20名烈士的信息,杨文华如数家珍,每人的资料都能脱口而出。杨文华说:“目前这个红色教育基地,已经纳入了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版图,我们还将继续努力,进一步完善这个教育基地。”

  杨文华告诉记者,要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目前还有一些困难,资金问题是最重要的一个。他们正在筹建革命烈士博览馆和村史博览馆,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其次是志愿者问题,由于目前的宣传仅仅限于临泽镇,在很多烈士资料的查询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对后期工作将更加有利。

(来源:金陵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