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那些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历史名人(图)

2014年04月02日10:29    来源:天津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那些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历史名人(图)

《跟总书记读历史》,路大虎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4年1月出版

  推荐理由:本书共分修身、立志、为官、治国四章,每章分若干篇,每篇都讲述一个道理,以若干古人的事例加以说明。文章的主题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的古训,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也是现今领导层重视的经验教训。

  各种文史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也要学习,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

  【原文】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解释】

  即使地位卑微,也不敢忽略国家大事,事情虽然已经结束,但还要等待最后的评价。

  【原文】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解释】

  只要对国家有利哪怕是牺牲自己也是心甘情愿,怎可因顾虑自己安危就逃避呢?

  【原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解释】

  天下有谁能够永生不死呢?但求以一片赤诚报国之心永留史册。

  【原文】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

  【解释】

  为国家竭尽全力服务,直到生命结束之时。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总有那么一群人,以自己的信念,践行着殉道者的精神,同样,他们也会为了自己的祖国,奉献出全部的生命。我们说,这些人,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

  三国名臣诸葛亮勤于政事

  三国时期的名臣诸葛亮,感佩于刘备三顾之恩,毅然出山,辅佐刘备于乱世,一举建立三分天下、鼎足西南的局面。然而由于后期蜀汉遭遇了关羽、张飞等名将,庞统、李严等名相或殒命,或罢官的重大变故,战争形势迅速恶化,于此境况之下,诸葛亮依然顽强抗争,组织剩下的蜀汉老臣,继续活跃在北伐的战线上。诸葛亮一共组织了六次北伐,每一次都殚精竭虑地谋划。至第六次北伐时,诸葛亮欲速战,敌将司马懿坚守不出,司马懿从俘虏口中探出诸葛亮不论军中大小事务,均亲自一一过问的消息,算定诸葛亮必然操劳过度。果然,对峙时间不久,诸葛亮即累死在阵前。

  回顾诸葛亮的一生,似乎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刘备的国家。尽管他发动了多次对魏国的战争,却最大限度地顾及了蜀汉百姓的生存状况,蜀国遗臣常璩在书中这样评价:“治国以礼,民无怨声,不滥用私刑,没尚有余泣。”能够做到尽民力而没有人怨憎,是因为他经过多年对贫苦的巴蜀地区进行改革,最大限度改善了百姓生活,因而不但没有受到穷兵黩武的批评,而受到了百姓的赞赏和支持。直至耗尽生命最后的气力,诸葛亮依然没有停下为蜀汉奋争的脚步,因而成为了后世官员勤于政事的楷模。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尽心报国

  国家是人群生活和生命的保障,个人则是国家的基本组成单元,因而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国家的利益提供保障,为国家的存亡忧心思虑,失去国家,个人的能力与利益,都会变得无可依附。因此陆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一语道出了在乱世中寻找尊严的诗人的心声。

  陆游是著名的爱国诗人,当时的宋朝正处在国境日益减小,内心危亡意识日益加剧的时候,陆游是宋朝众多爱国人士当中的一员,也是在腐朽的南宋王朝艰难生存的官员之一。陆游早年参加礼部考试,满腔热情欲尽心报国,名次超过秦桧的孙子,被秦桧所除名,秦桧死后才被启用。陆游眼见着北宋王朝被金国消灭,南宋王朝在一片歌舞升平中,渐渐忘却了收复故土的责任,心中难掩悲凉与愤怒,一心希望抗击金国入侵、恢复故土。然而陆游一生官运不佳,多次被人弹劾下野,在淳熙三年(1176年)被免去了参议官的职位,时至中年而无依无着的陆游,重读诸葛亮的《出师表》,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虽然失去官位,他依然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思索着造福百姓、恢复国土的办法。陆游的一生跌宕起伏,晚年多次上奏请朝廷减免百姓赋税负担,却被免职为民,在人生的最后一刻,写下了《示儿》一诗,告诉儿子,如果宋军收复了长江以北的失地,家中祭祀的时候一定不要忘了告诉父亲。陆游的子孙辈做的官都不大,但在陆游的影响下,都是尽忠尽职的爱国人士,孙子陆元廷,听说宋军崖山战败,忧愤而死,曾孙陆传义于崖山兵败后绝食而亡,玄孙陆天骐在崖山战斗中战败不屈,投海自尽。一门忠烈,世间少有。

  明朝顾炎武、李膺思考国计民生

  中国古代多次遭遇局势危亡的局面,外族入侵、内部变乱,让许多普通人也加入到思考国计民生的队伍中来。明朝末年,面对满清军队肆掠中原,学者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的前半生,以反清复明为己任,虽然是一介书生,也投身义军,与著名的抗清将领陈子龙等并肩作战。战事一败再败,明朝的残余势力逐渐被清军肃清,顾炎武的家乡也不再是当年的模样,45岁的时候,他回乡拜谒明朝皇帝的陵寝,缅怀故国故事,然后变卖家产,一去不返。在游历中,他遍察山川形势,写下了有名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作为军事地理的佐用之书,期待重振军事,恢复中华。顾炎武的晚年,孤身明志,与清朝划清界限,靠著书立说度过。

  明朝末期,与汉朝、宋朝末期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上层社会全然不知民生疾苦,也不懂得居安思危,而中下层有识之士则往往能洞悉前景,奋力抗争。东汉中期,汉朝的政治权力和财富的集中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以豪强宗族为核心的坞堡经济,挤占了普通民众的生存空间,朝中的政权则在宦官外戚的操控之下,一片乌烟瘴气,而汉廷权贵们依然醉生梦死,全然不知汉朝已经到了败亡的时候。在这样的环境里,仍有些看透危急的人,愿意站出来挽救时局,李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李膺才学出众而又刚直不阿,是太学生心目中的“天下楷模”,常常与名士、太学生等议论朝政得失,虽然这些人无法在朝中获得有实权的官职,但人数众多,也令处在权力顶峰的权贵感到极度的嫌恶和不安。皇帝软弱无能,不辨是非,全然没有能力拨乱反正,李膺等名士和太学生组成的议政人士,成了权贵眼中最忌讳的群体,他们将李膺以及太学生200多人下狱,判了“结党营私”的罪,李膺被罢官,太尉陈蕃、外戚窦武等也被废黜,史称“第一次党锢之祸”。敌强我弱、人微言轻之时,李膺等依然毫不屈服,继续讥议朝政,以致权贵决心除之而后快,窦武、陈蕃被迫起兵反抗,兵败被杀,李膺等一千多人被捕,“第二次党锢之祸”,几乎扑灭了来自下层社会的正义之言,也把东汉王朝兴起的希望扼杀了。

  北宋范仲淹锐意改革

  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有感于国力不振,吏治不清,边疆不靖,因此大力推动改革。他首先推动的吏治改革,用意便在于提高行政效率,裁汰冗员,使得国家钱粮不至于虚耗。他派遣按察使巡行各地,一经发现有不称职的官员,便将其除名不用。当时有人看到范仲淹大笔一挥,便将官员撤职不用,便说:“六丈则是一笔,焉知一家哭矣!”这里的“六丈”便是指范仲淹,“六”是范仲淹的行第,“丈”是对年长者的尊称。范仲淹听了这话,知道是劝他手下留情,不然一旦失去乌纱帽,岂不是断掉了人家的一个财路。但范仲淹此时锐意改革,根本无暇顾及这些浮言,因此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耶!”“路”是宋代的一级地方行政区划。范仲淹的意思是说:“与其让地方百姓受苦,那还不如让这些不称职的官员向隅而泣呢?”在范仲淹的整顿之下,大批不合格的官员落马,但这样一来,改革的阻力也开始逐渐增大了。而此时本来支持改革的仁宗皇帝,也因为听到太多的谗言,开始对推行改革冷淡起来。后来,在奸相章得象等人的攻讦之下,仁宗皇帝将范仲淹与他的得力助手富弼都贬谪出京,范仲淹无奈之下,只能黯然离去。但是,身处江湖之远的范仲淹,却并没有就此心灰意冷,依然竭尽所能,为地方兴办义仓。但不久之后,终于因为壮志难伸郁郁而终。

  身处微末 心怀天下

  陆游、顾炎武、李膺、范仲淹等人在中国的历史潮流中,为数并不为少,但他们所处的斗争环境之恶劣,则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以肉体之躯,赴刀山火海,精神已极为可叹,而身处微末,仍心怀天下,境界也高山仰止,正是有了这些对国家心存与生俱来的责任感,中国才能在数千年的历史潮流中,始终没有断绝文化传统,而在四大文明古国,突出地显示出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当然,古代的国家与现代意义上的国家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中国历史的这些伟大的灵魂,无论是忠诚于一个朝代,抑或是献身于一个国家,甚至效命于一个家族,他们都是在以全部的激情和热血,履行着自己的信念。正如范仲淹所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国家民族的精神,也就是靠这样的殉道者们所传承着。

(来源:天津日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