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专家新解杜牧《清明》诗:牧童寓意蓬勃活力(图)

2014年04月07日10:42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专家新解杜牧《清明》诗:牧童寓意蓬勃活力(图)

  昨天下午,连绵的阴雨抵挡不住游客踏青赏花的热情。东湖牡丹园牡丹花盛开,游客们争相拍照。记者 胡伟鸣 实习生 沈雨果 摄

  路上的牧童寓意蓬勃活力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仅仅传达出伤感吗?昨天,武汉专家在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梦想与生命”论坛上,新解这首《清明》诗。

  在很多人眼中,这首诗为清明这个节日定了个基调——“欲断魂”。说起清明,去陵园墓区祭祖,拜祭逝者,再加上这个时节又是阴雨纷纷,清明节甚至被当做中国的鬼节之一,往往传达出伤感、阴森的气氛。

  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何新文说,这首诗的后两句往往被人忽视了。这两句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意向,一是“少年”,二是“酒”。前者代表了生命的活力,后者则是现世生活的畅快、恣意和张力。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玉德说,当今社会,要化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传统丧葬形式的执着,应该大力提倡“生命不死”的观念。

  “即使死亡,精神和物质也都可以‘不死’。”王教授说,人死了,他的文字、思想还留在世上,这是精神不死;人死了,躯壳成了不同的物质形式,通过重新整合,始终还在地球上,这是物质不死。

  记者朱蕾 通讯员张蓓

(来源:武汉晚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