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百集纪录片《手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发了人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关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手工艺既是手艺人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工业化生产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的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
记者日前采访了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听他分析当前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现状。
记者:您如何看待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当前社会发展的意义?
王福州:传统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工艺品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于一身,体现了高超的技艺水平。历史上,传统手工艺为我们编制衣物、安排饮食、制作器具等,维持和丰富着人类的生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到现在,它仍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具有涵养传统、沟通古今的文化意义,具有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潜能,具有提高民生幸福指数的社会效益。
记者:当前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您认为哪些问题比较突出?
王福州: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面临的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有些工艺品由于出口创汇的需要,一味迎合西方审美,割裂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有些立足于高端需求,本应“实用、经济、美观”的工艺变成了 “收藏品”“奢侈品”;有些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改变了传统用料和制作流程。这些变化破坏了传统手工艺的原始面貌和核心价值。二是工业化生产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手工艺的市场链条。三是一些手艺的传承链条因难度大或效益低而濒临断裂,一些手艺有人欣赏、作品有人竞拍,却鲜有愿意学习者。于是,“抢救性记录”成了一些手艺的“永远定格”。
记者:您曾经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要遵循“笔墨当随时代”的理念,如何理解这一理念在非遗保护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王福州:“笔墨当随时代”传递的与时俱进理念适用于一切文化形式,非遗传承也“当随时代”。当前,我们正努力推进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传承人普遍培训,同时依据非遗门类和项目进行重点培训;二是促进非遗保护与现代教育的紧密结合;三是探索拓展非遗保护的中国经验——“生产性保护”的范畴;四是注重传承群体的保护。代表性传承人为非遗保护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非遗本质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今后将更加注重对传承群体的保护,并研究根据传承需要调整补贴的可行性。
记者:“生产”的同时也容易对文化传统的某些属性构成“破坏”,在生产性保护中怎样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王福州:“生产”与“破坏”是文化遗产保护普遍会遇到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理解和定位“生产”。任何一类文化表现形式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自己的生态,生态出现变动,文化表现形式也自然会适应生态而变,但文化内涵的特质却是稳定的,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既有性格和特质,又有历史记忆的。因此,只要变动没有突破改变文化特质的限度,生产就不会构成“破坏”。其次,要理性看待“文化传统”。文化传统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在传承、传播中由多人参与,不断琢磨、切磋、修正、补充、提升的过程,在特定的时代吸收该时代的养分本就是构成传统的重要因素。
总之,我们必须保护文化的根基,并补充新时代的营养,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活”起来,而且“茂盛”起来,更进一步,让它造福民众,让它成为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 人民日报 》( 2014年07月10日 1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