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的发展并不是意味着传统手艺放弃文化的追求,而是真正让它们能够活到我们每个人的具体的生活里面去。”近日在京举行的《“手艺”里的中国梦》——百集纪录片《手艺》创作研讨会上,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杭间表示,更深入地去挖掘传统手艺跟今天的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关系,关注手艺的现代处境,让这些古老的技艺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中,才是当下非遗保护面临的最急迫的问题。
十几年前杭间写过一本书叫《手艺的思想》,并且在此基础上和央视合作拍了8集关于手艺的文化纪录片《留住手艺》。这些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承人生存状态的持续关注,让杭间意识到,从全世界范围看,非遗无不面临两大无法解决的困境:“第一,没有年轻人愿意学;第二,这个手艺拿出来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是鲜活的。”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上有了一股怀旧风。当时由于我们现代化走得很快,很多旧的老的东西一下子没有了,所以80年代到90年代末,手艺的一个社会关注点是怀旧,但怀旧不可能持久。该死的总归要死,该活的自然会活下来。”杭间认为,今天人们如何去认识它,找到有价值的,推它一把非常重要。“我们不妨可以大胆地说,并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手艺都是最好的,都是要继承的,我们要挖掘传统文化当中的最精彩的东西。”杭间说。
但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谁来判断精彩,谁来决定精华,是文化精英,非遗传承人,还是由大众来决定,这是一个疑问,“不该分什么精华和非精华,不该提什么糟粕和所谓的精致,所有的东西都有价值。怎么来判断它是好是坏?让我们展示出来,接受大众对它的判断”。
伴随纪录片《手艺》第四季的荧屏热播,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创作团队打造的这部百集纪录片圆满收官。《手艺》自2011年开始播出,历时4年,节目播出时长高达4000分钟。这是一部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的非遗保护类纪录片,除对伴随工业化进程行将消失的传统手工技艺进行大量抢救式拍摄外,重点加大了对传统手艺人命运和情感的关注,以及对技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其实我们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很有讲究的,讲究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也是我们精神的涵养和修炼。但是今天,年轻人讲究的是你拿的是爱马仕包还是LV包,你穿的是什么牌子的衣服。我们对价值的认知已经发生偏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总监金越说,看到很多很优秀的东西在别的国家被珍惜着,自己很难过,“舶来品在努力讲自己的文化,甚至是编造出来的文化,而面对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些优秀的东西,我们却看不到它的价值”。
“我们常常在想,到底是我们该去挽救手艺人,还是让手艺人挽救我们?我们今天生活品质的含金量有多少?我们周围的办公室、我们的客厅、我们的卧室,有多少东西是独一无二的,是带有温度的?”《手艺》的总编导李浩洋坦言,拍摄《手艺》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了重拾品质。
尽管对不同传统手艺的价值存在争议,而让非遗活在当下,为现实服务,却是大家不约而同的态度。
很多凝聚着手艺人心血和人生沧桑的手艺,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眼中仅仅是一件件“高大上”的工艺品。难道除了被观赏的命运,就没有别的可以实现的价值?
“这些东西其实是当年寄托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果传统文化的土壤没了,没有人尊崇它了,可能这些东西也就是当一件摆设,不能真正走入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在魏鹏举看来,没有需求就没有价值,这个经济学规则,对于非遗保护和传承同样适用。具体到手艺的产业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把已经逐渐远离人们现实需求的那些东西重新拉回到当下生活,让它和人们日常生活,和老百姓的需求、欲望重新对接。
非遗应该如何面向未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王福州指出,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把现代教育理念注入到非遗保护当中去。王福州说,工艺美术作为本科设计专业里边一个二级专业被开设,还是近两年的事,将非遗的十个门类作为基本教材纳入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编了五个门类,还要陆续推出。今年有的地方的中考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打破以前以西洋乐、架子鼓这些西洋乐作为特长生一个基本指标的惯例,慢慢扭转到非遗的十个门类,把中国特色的剪纸、木偶技艺作为招收特长生的指标。
吴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