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艺《雷雨》公益场遭到爆笑的余音犹在,由天津人艺排演的另一部曹禺经典剧作《原野》上周末在津上演,此刻现场观众的反响以及如何在当下解读和呈现经典,都成为人们关注和热议的话题——
经典要以新面目面对新时代
一群由黄土烧制的古陶俑幻化而成的生灵矗立在舞台中央,昏暗的灯光下,伴随着莫扎特心血凝成的《安魂曲》,一片苍凉的原野在观众眼中弥漫开来……由王延松导演、天津人艺排演的曹禺经典剧作《原野》上周末在天津大剧院歌剧厅上演。北京人艺《雷雨》公益场遭到爆笑的余音犹在,同样作为曹禺先生经典的这一版《原野》的上演则备受关注。记者在现场感受到每一幕结束时的掌声,说明看似颠覆性的全新手法的诠释却赢得了观众的广泛接受。在当下,应如何解读和呈现经典呢?记者日前采访了天津人艺版《原野》的掌舵人、曾执导过话剧《原野》《日出》《雷雨》《望天吼》的我国著名导演王延松和部分观众。
决不对曹禺戏剧进行肢解
对于传统经典戏剧,王延松坚持“重新诠释剧本”的理念,在传统经典文本中开掘出具有人性深度的内涵,抛开一切固有意识形态的束缚与局限。在反复审读《原野》的基础上,王延松要生发自己的艺术灵感,扩展戏剧的诗意空间。剧本也从最初的9万字变为5万字,并最终成为3万2千字的2小时10分钟的舞台语言。王延松说:“曹禺先生也是赞成用新面目呈现他的作品。比如他曾感到《雷雨》的繁长,曾经有意删改,却因毫无头绪而搁笔。曹禺在谈到‘序幕’和‘尾声’的时候,曾认为这是《雷雨》中最令人疑惑的地方之一。他说:‘这个问题需要一位好的导演用番功夫来解决,也许有一天《雷雨》会有个新面目,经过一次合宜的删改。’所以我提出对原剧进行必要的凝缩和提炼,以适应当代观众的欣赏习惯和剧场的演出长度。但决不对曹禺戏剧进行肢解,也不用自己的语言更改原剧的台词。”
对传统戏剧形态进行多元化的舞台表现
同时,王延松坚持对于“形象、行动、矛盾冲突”等传统戏剧形态进行多元化的舞台表现。王延松坦言自己对《原野》的理解“是生之仇恨,是死之恐惧,是永恒欲望的试探,是不死灵魂的捆绑”。为了表现这种理解,他加入了古陶俑和《安魂曲》。剧中,王延松选用莫扎特的《安魂曲》作为音乐背景,并反复出现,像是悲剧故事的复调,也似乎是人物心音的外化,更像是对盲目奔突而走向毁灭的灵魂的祝祷。同时,用“古陶俑形象”象征性地展现了剧中著名的“黑森林”形象。王延松说:“在原著《原野》的开篇第一行,曹禺先生写道‘大地是沉郁的,生命藏在里面’,我就在想这些藏于其中的生灵是什么,而这些陶俑则宛如古希腊悲剧中的歌诵队,在戏中作为焦大星、黑子以及仇虎本人的死亡见证人出现,强烈的象征感极具意味。同时,西方莫扎特的《安魂曲》则响彻在东方的原野上,这是一种融合和共享,将全剧的悲剧性延展开来,具有世界性。”
解读和呈现经典要更能适应今天观众的欣赏习惯
对于日前《雷雨》遇到笑场的事,王延松认为,从长远来看,观众需要引导和培养,因为观众是不用对自己的笑声负责的,就算有笑声出现,也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王延松说:“比如现在所流行的一些受到观众喜欢的商业戏剧以及演出要想持续生存,也需要不断巩固、完善自己的资源和艺术价值。观众的选择性很强,商业化在影响他们。而经典剧作的优劣更多在于导演和演员的把握,在解读和呈现上要更能适应今天观众的欣赏习惯。”
看曹禺先生的剧并不易理解,但人物的命运和遭遇能获得共鸣
演出结束后,记者在现场采访了三位不同年龄段的观众。家住河西区的李女士已经年过五旬,多年没进剧场的她在朋友的推荐下观看了此剧。她表示,这种在经典的基础上植入新的表现方法确实让人震撼,但更可贵的是,戏的灵魂还是经典原有的,经典的戏剧无论在哪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空间。
常年关注话剧的小曹是位典型的“80后”,她则认为新元素的加入在营造气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弱化了演员的表现力,全剧从故事的讲述更多地成为一种情绪的感染。
“90后”的唐易则是第一次观看曹禺的话剧,他告诉记者在不了解剧情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看曹禺先生的剧并不容易理解,但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依然能使他获得共鸣,如果有机会再次观看应该有更深的理解。马竞宇
(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