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非遗传人吴天乙:有人演有人看,打城戏才能往下传

2014年08月04日14:14    来源:中国文化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非遗传人吴天乙:有人演有人看,打城戏才能往下传

非遗传人吴天乙:有人演有人看,打城戏才能往下传

吴天乙在翻看剧本

  肖宜悦

  打城戏是一个富含闽南文化元素的剧种,在经历了100多年的浮沉之后,如今生存现状十分尴尬:民间知音寥寥,艺术传承面临危机,演出市场难以拓展……吴天乙作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抢救和保护这一挚爱的剧种,他和夫人一直在坚守。

  打城戏又称法事戏、和尚戏、道士戏,流行于以福建泉州为中心的闽南方言区,是清代中叶由民间宗教仪式活动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戏剧。戏曲界和舞蹈界专家都曾对打城戏的存在价值给予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打城戏保留的一些表演形式,在福建乃至全国都比较少见,完好地保存了道教仪式和民间习俗,音乐富含佛教、道教色彩,对于宗教文化保护意义重大。2008年,打城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现年77岁的吴天乙出生在打城戏世家,8岁开始学艺。自100多年前吴天乙的太公创建打城戏班开始,吴家进行打城戏的演出与传承已经历经四代。吴天乙的夫人黄莺莺也是打城戏的著名演员。夫妻二人不仅结缘于打城戏,而且将毕生精力奉献于打城戏。

  “文革”期间,打城戏剧团和其他剧种一样被迫解散,艺人流落四方。改革开放以来,泉州所有传统剧种剧团都重新恢复,由于各种原因,唯独打城戏例外。20多年来,在学者和打城戏爱好者的呼吁下,在福建省、泉州市文化部门的支持下,1990年2月,吴天乙夫妇自筹资金开办培训班,招收20多名演员,组建了民办泉州打城戏剧团。

  3年后,因经营不善剧团停办,4个股东分道扬镳,但吴天乙夫妇并没有在挫折面前低头。1997年,他们将自家房屋作抵押,复办打城戏剧团,而这一办就坚持了十几年。由于打城戏的演出往往和宗教祭祀活动相关联,演出市场十分有限,剧团只能在坚持演出打城戏的同时,兼演高甲戏。到后期,剧团一年中60%的演出是高甲戏,但依然解决不了经费问题。2008年,剧团因资金链断裂再次宣告解散。

  “其他剧种一个团往往只要五六个主要演员,可打城戏至少要有15个像样的演员。打城戏以演出武打戏称著,会运用南少林的拳技,桌子功夫更是全国少有,这就要求演员的武艺要有相当的水准。二三流的打城戏演员到‘土班’剧团就可以变身为一流的高甲戏演员,待遇大大提高。因此,打城戏的演员流失严重。”吴天乙痛心地说。从1988年至今,吴天乙共培养了80多个演员,成才的近40个,到剧团解散前只剩下18个。剧团里好演员的待遇一般是年薪2万至3万元,有一对夫妻台柱子,2007年时领取的年薪为5.8万元。吴天乙本想用6.5万元再与他们续约,结果被惠安一个职业高甲剧团以8万元年薪将他们挖走了。

  对于打城戏目前面临的困境,吴天乙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对一个传统剧种来说,有人演、有人看,这个剧种才能生存下去。当下急需解决的是两头,一个是演员的培养,另一个是观众的培养。

  在多方努力下,2008年泉州市政协提出了安排专项保护经费、指导打城戏剧团深化改革等5条建议,并制定了《关于设立泉州市打城戏传习所、抢救扶持打城戏剧种的工作实施方案》。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今年泉州艺术学校招收了打城戏班第一批学员,他们最小的12岁,最大的20岁。经过培训,他们已能做出盖腿、片腿、空翻、前扑等一连串的武打动作。泉州市还成立了打城戏传习所,由吴天乙夫妇负责运作和开展各项传承工作,他们在培养传人的同时,积极向社会各界宣传推介打城戏,他们觉得每努力一分,便离希望近了一点。

(来源:中国文化报)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