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文化>>滚动新闻推荐

呼和浩特“仿真微型”传承人:用艺术留住草原文化

2014年08月16日21: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呼和浩特“仿真微型”传承人:用艺术留住草原文化

呼和浩特“仿真微型”传承人:用艺术留住草原文化

图为齐天仓制作的仿真微型作品。 张瑾娴 摄

图为草原牧民的生活物品担水桶等微型作品。 张瑾娴 摄

图为呼和浩特市仿真微型制作工艺传承人齐天仓。 张瑾娴 摄

  中新网呼和浩特8月16日电 (张瑾娴)16日,在呼和浩特市非遗传习馆内,呼和浩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仿真微型工艺制作”代表性传承人齐天仓老人向记者、游客介绍了他的“草原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物品”微型作品,展示了内蒙古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

  仿真微型工艺制作是指把创作的物品全部按一定比例缩小,使作品的功能不变、外形不变、材料不变,保持与原物一致,呼和浩特市63岁的齐天仓就是这门手艺的“高手”。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生活了近30年的齐天仓,对草原感情深厚,对草原上生活的牧民们亦十分了解,从小沿袭了祖辈木工手艺的他,缘此对草原上的物品情有独钟。经他制作的勒勒车、酸奶桶、挑水桶等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用品造型逼真、灵活、精致,用手指推着微型勒勒车使其向前行进,车轮滚动,仿似真如赶着牛车在草原上前行。

  齐天仓告诉记者,牧民们祖祖辈辈都爱护草原,搬家时使用的勒勒车,采用木质结构,每辆车载重不超过1000斤,行进时碾压过的草2小时便能恢复原样,从而不破坏草原。安家后,牧民将牛马拴在勒勒车上,从不在草地上挖坑栽桩。“如今在草原上跑的多是汽车、货车,对草的破坏很大。”齐天仓说道。

  齐天仓偶尔出外摆摊,会有些游客买他的作品作为纪念,但手工制作慢,售价低,很难靠它来赚钱。他想招收一名徒弟将他的手艺继承下来,但曾经来过的年轻人他没看上,他说,最好是懂艺术、爱草原、心灵手巧的人,此外,这门手艺今后要朝着更为产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得靠徒弟来完成。

  “时代发展,草原牧民的传统生活方式在慢慢改变,但曾经的这些具有实用价值、蕴含传统观念的东西却应该被留住,它们代表着一种草原文化,传承着民族历史。”齐天仓表示,草原游牧民族物品类型的纯手工微型工艺品除了能够收藏、摆设,更是可以作为教学用具,真实展现给学校里远离草原的孩子们,让他们更真切地了解到草原上的牧民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草原文化。(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