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光亮(1834—1898年),字霁轩,英德黎溪松岗村人。一生从军,历任多处要镇总兵和台湾镇总兵、记名提督等职,既是治台功臣,又是守台的抗倭名将。且为官清廉,持节高尚,不乐逢迎,为人则谦虚、好学、乐善。在清远近代史上,他是唯一名列“台湾先贤先烈”榜的明星人物。
立志从军 十八从戎
吴光亮出身贫苦,有兄弟三人,小时候全靠其父卖柴打工养活。童年时期的吴光亮仅读过两年私塾,便跟随伯父给一位罗姓财主做苦工,因而养成吃苦耐劳、坚强不屈的性格。传说,主人叫吴光亮挑水,只要前一桶水,说“后一桶水有黄肿屁”,不能要。此事对少年时期的吴光亮刺激强烈,他决心要出人头地,不受他人欺凌,便于十三岁那年,毅然离家出走,自谋生计,闯荡江湖。
据宣统版《英德县志续志》记载:吴光亮十八从戎,投效江西赣标中营。后主将遮拉布村选壮勇组建“飞虎军”,他被委为头目,在征战江西各州县中大振军威。不久,吴光亮率飞虎军转随左宗棠渡江追剿太平军。在浙江,克金华、义乌、龙游、汤溪、杭州、余杭等城;在福建克武平、漳州、龙岩等邑;在广东,先后克镇平、平远、仁化、乐昌、嘉应州等地,并在英德大湾、西牛、黄花等处大败归附于太平天国的反清势力。
吴光亮作战勇敢,攻城坚决,屡立战功,因而不断获得赏赐和提升。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征战太平天国取得最后胜利后班师回闽,具摺奏奖,吴光亮获得赏戴花翎,被赐予“诚勇巴图鲁”名号,历官广东顺昌副将,建延枫总兵。同治六年,授署闽粤南澳镇总兵。十一年因丁父忧辞官回乡,在家守制27个月。
吴光亮早年从军征战的主要对象是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军。以现在的观点来看,这是他一生中的污点。但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看,主要是受忠君报国的封建思想束缚。
开山抚番 治台有功
同治十三年六月,办理台湾等处海防事宜的沈葆桢,福州将军文煜,闽浙总督李鹤年等以吴光亮打仗勇敢,会衔奏调台湾,统领开山抚番事宜。所谓“开山抚番”,就是对台湾东部(后山)地区进行开发,并对沿途居民(包括少数民族)进行安抚教化,使之归顺清廷。
奉准后,吴光亮即回原籍招募军勇一千名,至七月成军,分飞虎左营和飞虎右营渡台,他亲任中路统领,及时率部开赴开发地点。
光绪元年(1875年),他率部开通了彰化林圮埔至后山璞石阁的道路。沈葆桢奏奖,请以记名提督简放。翌年,补授福宁镇总兵。光绪三年调任台湾镇总兵,兼任“台湾后山中、南、北三路诸军办理开山抚番事务”统领,驻兵后山。至光绪五年,他才正式赴任台湾镇总兵。光绪十年,调署漳州镇,旋回任台湾镇,直到光绪十五年卸任。
吴光亮治理台湾时间最长,对近代台湾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督办开通的八通关古道可以说是台湾史上第一条横贯官道,在台湾东西部开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已列为台湾一级古迹。
此外,他还倡修桥梁、渡口、书院、会馆等,故深受当地居民拥戴。台湾文献委员会将其收入《台湾先贤先烈专辑》,并在其逝世100周年之际编辑出版了《吴光亮传》,足见吴光亮在台湾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英勇抗倭 忧愤成疾
吴光亮卸任台湾镇总兵后,调任浙江镇海。光绪十九年(1893年),倭寇窥视台湾,台湾告急,吴光亮又奉令回台驻防新竹、苗栗,部署未定,倭人窜来,双方激战于凤山,被吴光亮大败。
清廷在甲午海战中失败,遂由主战转为求和,以割地赔款乞求息兵。吴光亮不知上情,仍与其弟光忠驻守台南、大港口等处,待援兵来时决战。倭人悬赏五万金购其头,不得。双方对峙数月之久,互有伤亡,终因援兵不至,饷械俱绝,才不得不搭乘英轮逃台归粤。
吴光亮回粤后方知实情,援兵之所以迟迟不至,是因为清廷已转战求和,签订了《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拱手送给了日本。堂堂的大清王朝竟如此软弱无能,堕落到了卖国偷安的地步,令他痛心疾首,忧愤成疾,从此一病不起,三年后卒于家,至死都不瞑目。
热心办学 文武并重
吴光亮少年失学,壮而从军,虽一介武夫,但从不重武轻文。宣统版《英德县志续志》载:“(光亮)以少年俭于学,在官犹自力读书,能作公文赋诗”。他热心教育,重视培养人才。在台湾开山抚番时,开山所过之处,均“延师设塾,岁试月课,选其俊秀,送考道试”。光绪三年(1877年),他在台湾水社仔兴建正心书院,同年又与福建巡抚岑毓英共同募资金创建两广会馆。
吴光亮在家乡创办的学校共有两所:一所是位于黎溪镇旧圩的公和社学,它创办于同治八年(1869年);另一所是创建于光绪六年(1880年)的松岗书房,即今光亮小学。两所学校都开文武两科,延请名师执教。他曾语重心长地对父老乡亲说:“你们要送子弟入学读书,有文化才能治国,有武艺才能保国”。这两所学校为他所领导的“飞虎军”输送了大批文武兼备的人才,有力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素质。在台湾开山抚番特别是在抗倭战斗中,这两所学校毕业的“家乡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勇为国捐躯者数以百计,仅松岗围就有几十人。
吴光亮办学的可贵之处,还表现在他舍得捐款,他把俸禄和奖金中的大部分都捐献给了教育和其他公益事业,没有给子孙留下坐享其成的财富。他的观点是:“子孙不似我,要钱干什么?子孙肖过我,要钱干什么?”这两个“干什么”,生动地揭示了他高出常人的爱子理念。其深刻的哲理,直到今天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罗耀辉
■史迹遗存
吴光亮开山抚番过程中,曾留下甚多轶闻、史迹,如八通关古道及道旁的“晚年亨衢”碣等,如今都成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八通关古道
又称玉里古道,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是台湾清治时期所建横贯台湾本岛东西部的三条道路之一,也是目前仅存的一条,现被列为国家一级古迹。当时,为了开发山区,加强防务,清政府组织人力,筑成北、中、南三条横贯台湾山脉的道路,中路即为“八通关古道”。
两广会馆
据说清光绪初年,吴光亮任台湾兵备道道台,福建巡抚岑毓英巡视台湾(时属福建省管辖)时,其陪同巡视各地,发现两广人士来台经商旅游定居及服务公职者甚多,但没有聚会处所,众乡亲都感到独处异乡的落寞和不便,于是倡议台南府城(当时台湾的政经文化中心)兴建“两广会馆”,获得台南两广乡亲的热烈响应,募集白银八万两(一说六万两),在岭南公所旧址兴建。所用材料均自潮州运来,匠师亦聘自广东。竣工后的两广会馆,规模宏伟堂皇,为当时全台之冠。1945年太平洋战争末期,两广会馆被美国军机轰炸,夷为平地。
吴光亮墓
位于英德市黎溪镇串珠岭北麓的半山腰,坐北向南。墓两侧及背后是大山,前山脚有一块小水库。墓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结构以花岗岩、青砖、灰砂砌筑,为单室拱形推棺墓,是英德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块墓地。
光亮小学
前身是“松岗书房”,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吴光亮出资建造。书房坐北向南,一间正厅,左右共有课室八间。课室上有楼棚,可供学生住宿;正厅前有一座凉亭,亭柱上有一副对联“霁月风光永享清平盛世 轩明亮阁安居乐业宏基。”联中既嵌入吴光亮的三个名字“霁轩”、“光亮”、“永安”,又概括了凉亭的风格特点,还表述了主人翁的志愿和情趣。书房四周有围墙,四角建有四座炮楼,楼高三层半,楼与楼之间有走廊通道相衔接,大小房屋共24间,柱、梁、墙壁均雕龙画凤。中间是练武场,四边有土方,种有各种奇花异草。整座书房占地2000多平方米。
“松岗书房”于1930年更名为“黎溪乡第九保国民学校”,解放后更名“第五村人民小学”,后又改为“松岗小学”。1989年全面校舍改危时,吴光亮后裔将学校的土地与建筑物赠给政府。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英德政府在原址新建起两座新教学大楼,并将学校命名为“光亮小学”,以纪念吴光亮的丰功伟绩。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