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剧:厚积薄发 黑马频出
长期以来,历史剧一直都是国产电视剧偏爱的题材,但是近几年来,历史正剧的收视空间正不断被其他类型剧及“古装雷剧”挤压,数年卧薪尝胆一部《大秦帝国》不及雷剧《隋唐英雄》一半的“收成”,这无疑都是国产历史剧的危机缩影。曾有一段时间,业内人士纷纷发声“闻历史剧必丧文胆”,说真话必扣上考据党的帽子,一味逢迎捧杀,又实在有辱对历史存在的敬意,久而久之也就出现了历史雷剧漫天飞、明白人装傻充愣不言语的怪象。大概是“暴露疗法”起到了作用,过去一年,历史雷剧、抗战神剧的歪风明显有大弱之势,涌现出了以《北平无战事》、《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红高粱》、《战长沙》、《大漠苍狼》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作品,给2014年国产电视剧注入了不少强心剂。在2014年12月17日结束的国剧盛典评选中,年度十佳电视剧排名第一的是《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二则是《北平无战事》,这一排名不仅是对这两部历史正剧的褒奖,同时从侧面也反映出电视剧市场对历史正剧的吸纳和观众日渐提升的审美取向。
改编自刘和平同名小说的53集电视连续剧《北平无战事》于2014年10月6日起在北京、天津、河南卫视上星首播,一经播出立即在全国引起广泛反响,收到业内外人士一致好评,11月1日起已开始在广东卫视二轮播出。不少业内专家纷纷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可以代表国产电视剧最高水准的作品。剧本创作先后历时五年,拍摄及后期制作长达两年,七易投资方,制作投入过亿元,云集了陈宝国、刘烨、廖凡等七大影帝加盟,可以说是达到了优质资源的垄断。不少观众表示,在电视无艺术的时代,《北平无战事》是一部电影化的电视剧长篇。以往限制历史剧水平的最大窠臼就是架空历史,空借历史的皮囊,虚构跟历史无关的故事。此次《北》剧制胜的原因除了上述的高投入、高标准外,其关键是在于编剧“尊重历史”的创作初衷。为了确保历史真实性,为了还原1948年这场以“失败而告终”的短命革命,编剧刘和平曾多次到台湾、美国胡佛研究院搜集历史文献资料,其中不乏尚未解密的历史日记,不但要交织展现反贪腐斗争、政治斗争、官民斗争,还要兼顾“好看”,避免教科书电视化的迂腐;编剧还要同时铺陈剧中人物的情感线,更是难上加难。但是作为《雍正王朝》《大明王朝1566》等剧的主要推手,刘和平还是比较出色地完成了这次挑战。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长篇,《北》剧还是没能逃脱虎头蛇尾的遗憾,进入剧集后半部分,明显出现了前紧后松、叙事拖沓、逻辑不够严密、事儿不够情来凑的老三样问题,此外在个别人物的塑造上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先立而后败”的情况。这当中以刘烨饰演的方孟敖最为明显,此人物到最后所有的行为几乎都无原动力和逻辑性可言,仅是借历史使命发泄荷尔蒙的过程。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北》剧坚持的高格成就了其庙堂之高,但也正是因此局限了其受众群体,用时髦的话说,《北》剧绝对是一道高冷的幕墙,竖在观众前,有的人可以越过,而有的人只能敬而远之。正如刘和平在序言中借王充《论衡》笔意所言:“当一个巨大的存在,一瞬间消失,不是土崩瓦解,而是一堵高墙,历史在那边,我们在这边,涛之起也,岁月盛衰。”
![]() | ![]() |